不要过度宣扬“儿童天才”

初中 http://www.phb3.com/ 评论

小朋友在自己的画作前留影 英国曼彻斯特美术馆中的儿童互动装置 杨小彦 发现孩子画得不好,怎么办? 贡布里希写过一本书叫《艺术与错觉》,副标题为《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画画的书。艺术与错觉之间其实是一个图画再现的关系,通俗

  小朋友在自己的画作前留影

  英国曼彻斯特美术馆中的儿童互动装置

  杨小彦

  发现孩子画得不好,怎么办?

  贡布里希写过一本书叫《艺术与错觉》,副标题为《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画画的书。艺术与错觉之间其实是一个图画再现的关系,通俗来讲它就是“像”。贡布里希告诉我们,几乎所有没经过专业训练或缺乏一定艺术常识的人,对艺术的基本判断很简单——像还是不像,像就是画得好,不像就画得不好。当家长帮孩子画画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觉得不像,得帮孩子画得“像”。

  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都喜欢涂抹,但很少孩子能在一张纸上耐心画画,儿童看见猫、看见狗,他想画下来,但画不下来,结果就是画一张扔一张,这是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挫败感。绝大多数人画一下就不继续了,再也没有拿起笔来,童年潜在的挫败感保留了一辈子,很多成年人都不敢画。

  因此,教儿童画画的第一件事:不要换纸,延长在纸上停留的时间,减少挫败感。并且,告诉孩子不需要画得像,从活生生的猫、狗离开,教他一些更简单的形状。第二件事:要画大。这是一个考验,很多孩子没有耐心,可以借此来培养。第三件事:把纸画满。其实根本不需要懂画画,只要拿起笔在纸上画圈圈,当画面上的东西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兴趣就来了,并且越画越过瘾,也许最后会发现自己是天才艺术家。

  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写实?

  今天的儿童教育,其心理学依据都跟心理学家皮亚杰密切相关。他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大概在12岁前后,其思维前后的变化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就艺术而言,写实主义与认识水平密切相关。皮亚杰对儿童视觉的发展有过研究,5岁之前叫涂抹阶段,5岁到8岁叫潦草阶段,11岁、12岁差不多是抽象思维开始发育的时间,孩子想要的是写实。这也证明,所谓写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儿童太早学写实,肯定是学不好的。

  实际上,学习写实和学习数学一样,写实是一系列概念,需要推理,严格执行每个步骤。当第一个概念没有解决好就开始往下学,错误会累积,进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比如,一幅好的静物画有三个要求,一是造型,二是明暗或色调,三是质感,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基础训练中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而是需要一个一个地解决。

  怎样与孩子交流画画?

  大多数父母由于缺乏对艺术的专业认识,又对孩子施以无与伦比的操控和权威,轻易把个人的观感强加给他们,结果就是,孩子无一例外地都对某种写实有强烈的兴趣。

  如果成年人过于主观地认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就一定会把这种观点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加给下一代,矛盾因此出现,很多人不注意调节和沟通,矛盾最后就会演变得不可收拾。如果小孩有某种问题,首先是成年人要检查自己、认识自己。把小孩送来学画画的时候,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认知、明确的目标,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真能成为艺术家。反过来看,孩子涂抹、描绘其实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是一种游戏,国外就有艺术游戏的活动。如果孩子能沉浸在一种正面的艺术游戏中,这会对成长非常有益,人的情感能在游戏中得到抒发,兴趣被理顺,焦虑才能被去除。对于孩子的成长,应看重一种品味、一种对世界的善良看法,而不是真正成为很厉害的画家。

  绘画艺术有天才吗?

  当我们过分热衷教孩子画画的时候,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拔苗助长的可能。老师或家长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维持画画兴趣,给予一定帮助,告诉他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地平线,引导他往一个方向走,但同时,我们对他的期望也要恰到好处。画画是一种健康的游戏、一种品行的训练以及兴趣的培养。当把学画变成游戏的时候,儿童自然能在游戏当中有所收获。

  绘画没有天才,越小的孩子越有才气,越大的孩子越没有才气。皮亚杰说过,当抽象思维开始发育时,儿童喜欢写实,但今天我们教育的结果是,儿童画已经成为样式,各种比赛、考试、分级使我们对儿童画形成统一看法。

  1975年出生在广西一个壮族美术工作者家庭的王亚妮,年仅4岁就在刘海粟的支持下,第一次举办了个人画展,她的画还印成邮票,非常出名。但她到了11岁、12岁就再也没有画画天赋。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儿童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的,它并不能直接促进孩子持续涂抹或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为此,我觉得主流美术界的共识应当是,一方面把儿童学习艺术作为修养、品行、游戏和创新的训练,另一方面不要过分吹捧儿童、不要过度宣扬所谓的儿童天才。儿童过早进入天才阶段,事实上对他的成长没有什么帮助,还可能成为畸形的天才。

  父母送孩子画画是值得鼓励的,因为小孩通过绘画、通过集体的创新来获得一种品行与修养。但同时,父母对于儿童的绘画表现,个人认为不必有过分的期望,因为它只是一种修行。随着儿童的成长,不论他是否继续画画,是否去学更正规的、更严谨的素描或造型,只要在早期保持描绘的兴趣,没有受到挫折,就一定会发展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3号排行榜:不要过度宣扬“儿童天才”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