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书开学热销 专家担心中小学生陷入应试思维

初中 3号排行榜 评论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沉睡了一个寒假的书包又鼓起来了,里面装的除了课本,还有各科教辅书。在此之前,各大书店教辅书专柜也已热闹了好几天。 教辅书,这个应试时代的衍生品,一直是学生沉重的负担,它束缚的不仅是青少年的时间,还有本应飞翔的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沉睡了一个寒假的书包又鼓起来了,里面装的除了课本,还有各科教辅书。在此之前,各大书店教辅书专柜也已热闹了好几天。

  教辅书,这个应试时代的衍生品,一直是学生沉重的负担,它束缚的不仅是青少年的时间,还有本应飞翔的想象力力。教辅书何时能不再满天飞?这只是一个表面问题,它的背后,指向的是深层次教改话题。

  家长热衷

  不买就怕吃亏

  开学了,按老师的推荐购买教辅书,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来到书店教辅专柜前,各类“宝典”“精选”教辅书令人眼花缭乱,翻翻哪一本,都觉得挺有用,难免顺便多买两本,期待能让孩子的考试成绩提高几分。

  董老师是本市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语文老师,有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虽然她不主张高中学生选择题海战术,但还是为女儿购买了一些学校老师推荐的教辅书。

  “我女儿在公办学校就读,从二三年级开始,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本语文教辅书《教材精讲》,英语和数学的教辅书用的是《一课一练》,除此之外,老师还会印卷子,题目和市面上卖的一些教辅书的题目差不多。”

  董老师认为女儿的学校在课业方面的压力并不大,晚上8时左右,基本上就能完成作业和教辅练习。但据她所知,一些民办学校的负担却远不止这些,除要求完成上述教辅书的内容外,还要求学生买各种练习册。

  万小岚的儿子读初中一年级,她对儿子学习的把握相对宽松,“他数学不成问题,语文有些欠缺,就给他买点教辅书,也不是要求他每天都要做,只是复习备考时,我们从里面挑些题目让他做。”但她对自己这种宽松的管理感觉有点不踏实,因为知道“有的孩子每天回家,除了作业外,各科教辅都得做一套。我们是不是做得还不够?”

  题海战术

  束缚学生思考

  教辅书,顾名思义,辅助教学使用的书籍。它在当下学校的教学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恐怕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一课一练》,是行销上海20多年的教辅品牌,不少中小学都推荐学生使用这本教辅书,它与教科书相配套,每一课配一套题目,以巩固知识点。但对学生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巩固,而是获取答案。不止一个学生向家长反映,平时测试或期中考试的题目,就出自这本教辅书。刚读初一的男孩小章说,《一课一练》涵盖了考试的知识点。而他们使用的另外一个品牌的语文教辅书,“我们月考卷都是上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做熟了教辅书上的题,就有可能在考试中拿高分。学习由此变成对答案的追逐,而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董老师则对女儿用的语文教辅《教材精讲》很不感冒,这是学校要求每人在开学时必须买的一本教辅书。据她所知,这本教辅书被多所小学使用。

  “它根本就是语文老师的教参,精细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哪句话讲出了作者什么心情,全部标注好了。”董老师说,她记得自己读书时,学生是不能看到教参的。“如果学生连老师要讲什么都知道了,他还会觉得有必要上课吗?”而这本“教参”不仅发到女儿手中,还要求他们在课前阅读。“如果有同学上课没能全部理解,课后看看巩固一下也无妨,但课前阅读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她认为,这很有可能是老师过度苛求完美所致,希望每个孩子达到他预想的状态,很多孩子的回答是幼稚的,而老师不能接受。“在语文教学上,答案很重要吗?让学生上课多读读课文,讲讲各自的答案,无所谓对错多好。学生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这才是有价值的。”

  市场乱象

  加大选择难度

  家长中普遍存在的“教辅越多越好”的认识误区,导致一些学生成天泡在题海里,不做,总觉得差一口气;做,又有大量重复,浪费时间。事实上,教辅市场乱象纷呈,有些教辅书哪怕对应试也是有害无益。

  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说,教辅书市场很不规范,好的教辅书无可非议,但有些却是粗制滥造,抄来抄去,有些题目和课程设置完全不符,有些题目大同小异,甚至一样的也有,但都在发行。“无非是这个市场需求量大,钱好赚。”

  教辅书市场乱,无形中加大了选择的难度。静安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张蕾说,大多数家长会给孩子多买、乱买,只有少数家长有识别和遴选的能力,他们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对孩子也比较了解,才能选择出适合自己孩子使用的教辅书。

  普陀区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许老师说,教辅书质量参差不齐,有质量的教辅书很少,应由老师为学生选择,他们最有经验,知道哪些教辅内容恰当,难度适中。他认为,不同的学生应根据各自程度分别选择教辅书,甚至学校自行编写的可能更有针对性。

  董老师认为,教辅书虽说是市场行为,但涉及基础教育,教育部门应加以监管,有些教参式的教辅书,是否适合出,还有些粗制滥造的教辅书,能否在出版发行前多把把关?假如出版发行难以监管,也可在学校的教辅使用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机械训练

  缺乏应变能力

  做大量教辅题目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大大减少,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退化。有些孩子埋头死做题,有时甚至连题目小小的改变都不能适应。

  “人是有惰性的,让他在动脑筋的作业和背诵的作业中选择,大多数人会选背诵,长期通过背诵方式引导他的思维,自然就失去思考能力了。”董老师说。

  她所在的中学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素质普遍不错,但在小学和初中形成的靠记忆学习的方式“很难改变”。上语文课时,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张口结舌,面面相觑,而当她一说“这个记下来”时,学生马上埋头卖力地记。对此,数学老师也有同样的反映,感到学生已经习惯于反复做题的机械性训练,缺乏或根本不知如何思考。

  “初中阶段,背记的东西还比较多,靠教辅一遍遍重复,是有效的。”董老师说。卢起升也表示,初中知识点对应的可能性较少,可全部罗列出来,把这些记牢,对考试就很有帮助,所以这样的训练会比较多。“到了高中阶段,没有思考能力,是不可能得高分的。”董老师说,现在高考的语文和数学题出得都很活,考的是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整个高三一年做了很多题目,高考成绩出来完全达不到预期分数。对此,一所高中的地理老师也有同感,她认为如今的高考试题已经对学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靠死记硬背拿不到高分。

#p#分页标题#e#

  “我们一直做高三教育的,看现在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很着急。”董老师说。不过,她也认为,确实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限,连基本的算术都难以应付,这种时候只能靠拼命做题,去应付考试。所以,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还要有针对每个孩子的特征,有的放矢。

  【专家视点】

  现行评价体系是教辅书生存的土壤

  “这种学习方式是现行评价体系的必然结果,高考制度本身有很大部分内容是考学生的知识点和所谓的熟能生巧,要在这样的考试中有好的表现,基本就要靠题海战术,这也是教辅书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位上海教育界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他认为,要改变就要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将平时的考察整合在评价体系中,这样的评价体系和学习方式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说,国外中小学的学习方式也是由他们的评价体系决定的,学生拿着一个论文题目自己去寻找资料,写出一篇报告,这也是他们的评价体系的要求。如果中国的考试能够改变方式,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开放式的结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样能得到自由发挥。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次林讲了一个故事,他去法国考察时,住在一个法国人家里,当天和主人一起去接他读初中的小女儿放学,小姑娘一上车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请问你们国家妇女地位是怎样的?”刘次林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这么问,她说:“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世界各地妇女的地位。”次日,他得知小女孩通过网络查阅大量资料,撰写了一篇几页纸的文章。

  他还特地请法国同行拿来法国的高考试题,发现题目和中国出题思路有所不同,考的主要是思辨题,如请考生撰文回答“美学是否会影响我们发现真理”等问题。在考察美国的小学时,他也看到,虽然3年级学生的数学还只是7×8这样简单的乘法,但老师却通过让学生彼此之间了解来解答这样的问题,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他们对社会的认知。

  “看到这些我感到很痛心,我们国家的学生学了半天,学的是一查就知道的知识,而国外的学生学的是思辨,教育理念的高下一望而知。所以,我们的教育理念一定要改,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已经很优秀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再狠抓,而是可以放松点,转向人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3号排行榜:教辅书开学热销 专家担心中小学生陷入应试思维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