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少先队工作者“蹲下”跟孩子说话

小学 http://www.phb3.com/ 评论

点睛 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少工委主任王华 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少先队的工作意义重大,但是不能机械地去做,要做得“润物无声”,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天津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师们大道理讲得再多,也不如让“红领巾”在老师

  点睛

  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少工委主任王华

  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少先队的工作意义重大,但是不能机械地去做,要做得“润物无声”,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天津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师们大道理讲得再多,也不如让“红领巾”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天津,解说天津。

  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小学学生陈纪元以前是个“不敢对陌生人说话”的女孩,现在,她却成了一名持证上岗的“红领巾小导游”。在离学校不远的天津老城博物馆里,不管面对多少游客,她都能声情并茂地讲出这座城市的很多故事。

  陈纪元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自己的转变是从2009年开始的。那一年,团天津市委、天津市少工委在全市启动了“体验本土文化 争当红领巾小导游”活动。这项活动希望“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活动方式”,让孩子们说自己的话、讲身边的事,从爱伙伴、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做起,逐步培养起对国家的朴素感情。

  回顾这3年的经历,家人发现腼腆的陈纪元“敢说话了”,而她认为自己“享受了快乐”。西站小学德育主任孙伟对记者说,陈纪元喜欢这个,这是她最大的动力所在。

  从卡通版少代会工作报告开始

  做了多年少先队工作的王华说,跟少年儿童说话,得换一个姿势与其站着“居高临下”,不如蹲下身来。他多次参加各级少先队代表大会,听过身边的小代表们窃窃私语:少代会报告“听不懂”,里面都是篇幅很长的成人语言。

  为了让孩子们听懂报告,2010年10月召开的天津市第六次少代会做了一个大胆改进。工作报告有两个版本:175名成人代表手里的报告约7500字,175名儿童代表拿到的则是41页的漫画。这是少先队历史上第一本卡通版工作报告。

  漫画的主人公是辅导员“火炬哥哥”、“星星姐姐”和少先队员“天天”、“津津”。成人版里几百字的内容,卡通版只需一幅漫画就能表现。

  以往至少用时一个小时的大会报告,不到30分钟就结束了。领导宣读少工委工作总结的环节被取消,改为播放一部展现少先队生活的15分钟短片。报告人也由以往的1人改为4人少先队员代表被请到台上与少工委领导联合作报告,以“体现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

  这份报告不仅让孩子听“明白”了,也让成人代表感到“有意思”。有50多年少先队工作经验的天津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刘权说,自己经历了两次全国少代会和5次地方少代会,从没见过这样具有突破性的开会方式,这是从根本上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用儿童听得懂的语言开会。

  在制作这份卡通版报告的时候,少工委工作人员找了一拨又一拨小学生来提意见,不厌其烦地修改了不下20次,让报告简短而充满童趣。“蹲下说话”,是为了避免出现官话、空话和套话。

  王华对记者说:“这个报告是一个信号,是工作思路转变的信号。每设计一个活动,都要以孩子为主体,看是不是找到了孩子们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是不是体现了"有意思"。”

  卡通版报告就像一个“风向标”,天津的各级少工委和辅导员都感到了压力以往的工作方式“过时了”,教育方式必须要转变。

  为了说明什么是“劳动”,河西区三水道小学曾组织同学们去各自父母的工作单位参观。一位队员注意到,炎热的夏天,妈妈身穿厚工作服,将大塑料袋套在一人来高的圆桶上,蹲下去,站起来,一次一次重复。汗水从脸颊流下来,也顾不上擦去。

  这位队员写道:“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穿着这么厚的工作服工作,妈妈说这是有毒作业,必须防护……我心里不禁泛起了一阵酸楚,妈妈您太辛苦了!”

  地处农村的蓟县别山小学,则把整个校园遍植果树,变成了一个“微型果园”。果树的栽种、管理基本由师生自己完成。他们春天浇树,夏天为桃树梳果,秋天采摘柿子,冬天为果树剪枝。校方希望,红艳欲滴的桃子和堆成山的磨盘柿子,能激发同学们爱劳动、爱家乡的感情。

  别山小学辅导员侯振华在校内组织过“爱我家乡”知识竞赛,让队员玩耍之余找出家乡的矿产、水产、水果、庄稼、蔬菜和名胜古迹,自觉地把视野从学校投向社会,投向广阔天地。他认为,对少先队员来说,祖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辅导员应该“由近及远”,将爱家乡教育贯穿于少先队各项活动中,让队员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萌发初步的爱国情怀。

  想当设计师的“红领巾小导游”格外多

  “红领巾小导游”活动开展后,整个天津市的“红领巾”都尝试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家乡。

  西青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沈莉发现,孩子们写的导游词里,经常出现一些连老师们都不知道的地方。他们不仅争相介绍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还会介绍“沙窝萝卜”这些具有地域特点的物品。有的孩子让父母带着,去找跟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我们最注重的就是辅导员的参与和家长的配合。”新开小学辅导员庞琨说,少先队的工作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少先队的“摆位”是困扰少先队工作者的一大问题,学校和家长看重课堂学习,少先队的课余活动只有紧贴中心工作,才能赢得老师的支持和家长的配合。

  新开小学专门请人培训孩子们的发音、用气、站姿。每周一升旗时间,让有胆量的孩子上台练习导游。该校还编印了一本《本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内容就是少先队员们创作的导游词。这也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导游投入工作时,游客们真的饶有兴致地驻足听讲。在外人眼中,这些孩子本身就是一景。庞琨自豪地说:“我觉得我们的吸引力比专业导游强。”

  每当学校组织小导游们到风景区去为游客服务,家长也往往以志愿辅导员的身份陪同。用王华的话说,通过“红领巾小导游”活动,少先队、学校、家庭,结合到一起了。

  在武清区杨村第七小学辅导员闫秀华看来,“红领巾小导游”活动的吸引力在于,孩子们参与有意思,辅导员搞活动有意思,家长参与也有意思。有的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的时候,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向当地导游学习。

  风景优美的蓟县是“京津后花园”,县里有个导游大赛。从2011年开始,导游大赛多了一部分“小导游大赛”。县里的重要活动,有时也请小导游出面讲解。特别是一些“希望小学”的捐赠方到访时,多是“小导游”负责讲解,令客人印象深刻。

  迄今为止,天津市已有10万余名“红领巾小导游”,还编写了《红领巾小导游说天津》一书。今年,天津市少工委与市旅游局合作,为小导游中的佼佼者颁发了“小导游证”,还为他们聘请了一批知名导游员担任指导。

  定期接待游客的杨柳青小学5年级学生郑佳奇认真地对记者说,自己长大了要当一名设计师,“把家乡设计得更美好”。不止一位“红领巾小导游”有这样的想法。蓟县少工委请“小导游”对着摄像机谈感受,发现想当建筑师、设计师的“小导游”格外多。

  孩子的声音更贴近孩子

  河东区中心东道小学有个传统:每位少先队员都会跳皮筋舞。孩子们边跳边唱,唱词内容包括校规以及“四好少年”的标准,“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全校还举行比赛,鼓励大家创编皮筋舞。该校辅导员韩春玲发现,以前课间经常看到孩子们追跑打斗,如今这种现象少多了。

  为了寓教于乐,2010年以来,天津市少工委组织创作了《争当“四好少年”组歌》,出版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礼仪演示教学光碟》,让时尚、艺术元素“讲道理”。

  谍战题材电视剧《潜伏》热播时,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组织学生们走进剧中主要人物原型国民党军统“天津站站长”王天木的旧居“天津谍报博物馆”,感受真实的历史。

  新华南路小学位于天津“五大道”地区,这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各式小洋楼里住过数不清的历史风云人物。辅导员刘静说,小洋楼是少年儿童了解历史、品味文化、传承文脉的鲜活教科书。因此,学校组织少先队员深入社区,挖掘五大道上的历史名人轶事,认识那些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名人,也了解了家乡的文化。

  在上电影赏析课的同时,南开区义兴里小学少先队开展“寻访电影英雄人物原型”活动,孩子们找到了《小兵张嘎》中张嘎的人物原型抗日英雄燕秀峰。这位老人把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同剧照放在一起,英雄人物更加亲切了起来。

  和平区万全道小学每个班级都有校园博客。最初建班级博客是几个孩子的做法,后来被学校辟为班级活动的阵地、“全校沟通的桥梁”。学生自己做管理员,师生在博客上开“网络队会”。比如关于零花钱怎么花,辅导员在博客上发帖让大家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虽然意见并不一致,但“父母挣钱很不容易”的观点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很多学生愿意在博客上展示自己。老师们惊讶地发现,有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言不语很内向,可博客上居然就有他说快板的视频。

  天津市河东区去年启动了“红领巾爱故事活动”,要求每名少先队员都能独立讲一个故事。河东区教育局团委书记张雅欣对记者说,起初想让孩子们都去讲拾金不昧的故事,后来觉得“有点陈旧”,就没有规定题材。

  这项活动开展以来,辅导员们注意到,孩子们最早是在“演讲”,抑扬顿挫地“讲道理”而不是“讲故事”。这体现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有所缺失。河东区六纬路小学辅导员李灵娟说,一些任课老师也反映,孩子们读书少,作文“写不出东西”。为此,结合讲故事活动,学校少先队设立了阅读课,让孩子们先读故事、听故事,再去学着怎么去讲。

  六纬路小学大约6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有些人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有的同学在班里鼓起勇气讲了“我和妈妈卖水果”的故事,尽管把“卖”说成了“买”,仍然收获了真诚的掌声。

  辅导员们相信,这样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孩子们的心灵会变得充实,对生活更加热爱。

  在南开区风湖里小学,每当有大事发生,都要通过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向全校学生介绍。该校还开辟了一处“开心农场”,跟《科学》课程结合,让同学们种花种草,写观察日记,让兴趣跟种子一起“发芽”。

  在这所小学,如今每次做广播体操喊口令的人都是资深“小导游”,而不是体育老师。一批表现出色的“小导游”,如今成了学校所有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大队辅导员孙洪玉解释,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孩子的声音更贴近孩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3号排行榜:天津:少先队工作者“蹲下”跟孩子说话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