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阅读城” 我们在路上

app 3号排行榜 评论

城市以阅读为荣,市民以阅读为乐,通过阅读可以缔造一种文明的样式。近年来,通辽市从鼓励读书、鼓励学习入手,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以“建设书香社会”为目标,着力培育社会广泛参与,一批全民阅读志愿组织和阅读推广人活跃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通辽市的全

创建“阅读城” 我们在路上

城市以阅读为荣,市民以阅读为乐,通过阅读可以缔造一种文明的样式。近年来,通辽市从鼓励读书、鼓励学习入手,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以“建设书香社会”为目标,着力培育社会广泛参与,一批全民阅读志愿组织和阅读推广人活跃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通辽市的全民阅读活动。

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读书活动,像春天的种子一样,已经深深播撒在百姓心田。

引领推动 阅读渐成生活新风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通辽,就有很多家风优良的“书香家庭”,他们用阅读教育子女,用阅读滋养家人的精神世界。

通辽七中团委书记吴静静的父亲喜爱藏书读书,她家的每个房间都能看到图书的身影,高叠的书籍形成了一座座“书山”,吴静静介绍。她和姐姐在书香里成长,如今都是教师,姐妹二人读书的嗜好也“遗传”给了孩子。

“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孩子读书的爱好’,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市民尤佳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他们同呼共吸的榜样,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诱,身体力行,包括亲子共读,还要不择时机地结合书中内容交流沟通看书的心得,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同时,为孩子营造一个家庭书香环境。

科尔沁区市民韩雪的母亲今年 63 岁,韩雪的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头发全白了,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整天都不说一句话。韩雪对母亲说:“您对我父亲最好的怀念就是好好活着。”一家人带着母亲,开始尝试阅读医治伤痛。几年的时间里,韩雪的母亲开朗起来,还报名参加小区里的各种兴趣班,做社区志愿者、参加社区各种公益活动、写大大的“福”字给社区居民书福送春……阅读帮助老人真正活出了自己。

说起推动全民阅读,还有一支来自民间的“生力军”,正是这些热心阅读推广的普通群众,使全民阅读如星星之火,在通辽大地迅速“燎原”。

这些年,通辽读书人利用手机微信发展了好多阅读群体,比如樊登读书会、比如“科尔沁书虫”、比如“科尔沁部落”、“女作家阅读沙龙”等等,都成为通辽许多热爱学习的朋友的读书交流平台。曾经性格孤僻的“妮妮”通过参加阅读会,变得开朗了,她说,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和心胸,让她知道外面的世界和更多的人物故事。读书她明心见性,让她更加清醒认识自己。

曾经紧张焦虑的母亲们学会了允许和尊重自己的孩子,曾经困惑工作关系的女性朋友开始学会倾听和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得以提升。那些热爱生活的女性朋友也在这样的环境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并鼓励帮助身边的朋友们学会快乐生活。

品味一抹书香,感悟文字的力量。通辽这些喜爱阅读的群体大都成为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和工作楷模,书籍的浸润和熏陶在她们身上铭刻着一种标记:知性、善良和平和。她们面带微笑,说话温柔有力,她们自行走到一起,互相推崇自己心仪的好书,经典诗歌,提倡互相学习,彼此灌溉滋养。在通辽的大街小巷,她们已经成为了温暖这座城,明媚这座城的一道悦目悦心的风景。

硬件设施完善 市民乐享城市的公共文化

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和保持,跟周边的氛围有密切的关系。有很多人,在学校的时候,也是手不释卷,读书不辍。然而工作之后,就跟阅读渐行渐远。原因很简单,学校里面阅读的硬件设施完备便利,图书馆举步即达,又有海量的图书,周边阅读的氛围浓厚,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阅读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了。然而一走进社会,由于时间紧张,空间遥远,去图书馆成为一件需要专门花时间来安排的“大事”,久而久之,就疏懒了,跟阅读说再见了。

通辽市图书馆将“转型发展”与“空间再造”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向时间要空间”的理念,做到实现服务功能最优化和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现有各类资源。

图书馆与市总工会联合打造通辽市首家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即“职工书屋”,开启了我市阅读 3.0 时代,填补了城市夜间阅读场所的空白,也填补了图书馆没有专门图书阅览室的短板。不仅让通辽市民享受到24小时不间断的图书馆服务,更是借助科技新技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可喜成果。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现有各类藏书4000余册,设有 50 余个座位,配备了歌德电子阅读机、自助借还及自助查询机、自助消毒机等设施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读者可以刷卡自由出入。在此基础上,在管理运行上采取“网络 + 保安 + 管理”的模式,实现了社会化服务。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十佳职工书屋”荣誉,这是全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职工书屋”。

无人值守、24小时不打烊、谁都可以借阅,这种将第一代纸质图书馆和第二代电子图书馆用科技力量将文化完美结合的“第三代图书馆”,用科技的力量,面向基层,将庞大的文化资源送到每一位市民手中,让图书资源真正流动起来,拓展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空间,极大地便利了公民对公共图书馆的使用,对传统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一个创新与革命。这种文化服务模式,正是文化工作者们创新思路,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做法,而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更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大动力。

让所有市民随时随地都能享有城市的公共文化,“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文精神,更是充分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的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永不关门”的图书馆的诞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人文魅力和亮丽色彩。

阵地激增 群众阅读更便捷

傍晚时分,雨开始下,而且越下越大。尽管如此,图书室的门口却摆着一把把雨伞。里屋,六七个孩子正围着一个稍大的孩子认真地听朗读;一侧,几个看上去更小一点的孩子捧着绘本看得津津有味,另一面墙的大书架前,4个中学生放回看完的图书后,正在寻思着再看哪本……

若是不做特别说明,人们很难将上述情景与一个乡村公益图书室联系在一起。这一切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一个偏远的村子——奈林塔拉。吴牧兰是这家“草原书屋”的管理员。

早在前几年,随着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铺开,村村屯屯纷纷建立起“草原书屋”和乡村文化站。但是,少的可怜的几本或残旧种植技术的或生活百科类的图书无人问津。当时,吴牧兰发现“草原书屋”成了“摆设”,就向村里申请由她管理“草原书屋”。从此,她就利用节假日带动村里孩子到书屋读书。“除了养殖种植培育技术之类的,真正适合孩子看的书太少了,翻来翻去的,就那么几十本。”于是,吴牡兰通过微信群发出求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宇听说后,联系环哲书城一下子送来了2000多册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这让村里娃们“大开眼界”。后来,陆陆续续的总有爱心人士前来送书,“草原书屋”藏书越来越多,越办越像样儿,越办越有人气了。

#p#分页标题#e#

对于课余生活十分单调的乡村儿童而言,过去不是追鸡撵鸭的“撒野”,就守着家里看电视或者是“猫”到游戏厅里打游戏。如今,《植物王国》《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草原书屋”丰富多彩的阅读带给他们很多新鲜的“第一次”。小小书屋在培养孩子多方面爱好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相对封闭的乡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连通外界的窗口。而村里的大人们在它的影响下,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变化。

2017年1月份,吴牧兰加入到通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宇组建的“正能量工作室负责人”群。各个正能量工作室开展的公益活动让她很受启发。于是,她不失时机地组建一个“蜗牛读书群”,群成员都是热爱阅读并且有能力带动身边人读书的人。

据了解,像吴牧兰打理的“草原书屋”一样,通辽市现有草原书屋2252家。从2016年4月起,通辽市选择在科尔沁区图书馆、开鲁县图书馆和扎鲁特旗图书馆开展试点工作,由市图书馆统筹负责。目前试点旗县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总馆+若干个分馆+若干个服务点”的服务模式,其他旗县也在逐步推开。构建了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城区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级“草原书屋”为服务点的区域图书资源流通服务网络,最终实现在“草原书屋”实行“一卡通用——身份证”和“通借通还”借阅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便利,形成实用高效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各部门、单位建设“书香单位”的意识逐渐提高,很多单位都建成了“职工书屋”“党员书屋”。全市各乡镇、社区、学校都建有阅读中心。全市各级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通辽市还在通辽市新华书店、环哲书社、市图书馆建立了城市朗读角。面向全社会发出“招募城市书屋”的倡议,在一些热心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商户和个人的支持下,目前已经建立了19家。

营造书香 阅读改变一座城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通辽阅读活动幸福启程。

近年来,一批全民阅读志愿组织和阅读推广人活跃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通辽市的全民阅读活动。每年的4月,市委宣传部都要表彰全市典型的“十佳阅读社会组织、十佳阅读先进单位、十佳阅读推广人、十佳阅读品牌”活动。

据了解,2016年开展首届“全民阅读季”活动,组织开展近300项阅读活动;2017年全面启动“阅读城”创建,实现社会联动,集中开展了“书香科尔沁 迎庆七十年”2017草原阅读季活动,举行全市“阅读城”创建2017年度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并启动2018年“校园书香季”活动等。

在通辽市的全民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批通辽本地区的读书品牌活动和特色活动崭露头角。“科尔沁书虫阅读推广”活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4月,通辽市委宣传部组织创建 “科尔沁书虫阅读分享”微信交流群,不断壮大“科尔沁书虫队伍”,由最初1个“科尔沁书虫阅读微信群”发展到现在的52个阅读群,结合地区特点组建了“蒙语阅读群”4个。目前“科尔沁书虫”公众微信平台关注人数4000余人,短时间内一批有水准、有温度、乐读善读的“书虫”结伴读书,迅速成长。为创新全民阅读宣传形式,招募阅读推广志愿者组建书虫宣讲团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开展劝读及阅读指导讲座。

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阅读会、朗诵会、故事会、征文比赛等各类阅读活动异彩纷呈、亮点频现。留驻了不同空间里阅读的千姿百态……全方位展示全民阅读的大繁荣。

“科尔沁书虫阅读联盟”“我是科尔沁书虫,我为阅读城代言”……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通辽市各级各类媒体开展了全方位、常态化的宣传活动。2017年,通辽日报、通辽广播电视台、科尔沁都市报等媒体积极刊发全民阅读活动新闻报道。通辽日报七版开设“书香”专版,《晨刊》在报眼处发布“阅读城”创建公益宣传广告;通辽广播电视台汉语综合广播开设“书香门第”栏目,全市各公交站点等显著位置张贴全民阅读相关宣传画,公交车车载视频循环播放“阅读城”创建宣传短片……

阅读改变着通辽,无处不在的读书活动,让通辽人民乐在其中。“阅读让社会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将着力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切实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持续化、长效化,让多读书、读好书意识进企业、进家庭、进乡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促进全民融入阅读新时代。”通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宇说。

文图/通辽日报记者 康桂君

3号排行榜:创建“阅读城” 我们在路上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