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援藏:海天一色 这份使命25年薪火相传

app http://www.phb3.com/ 评论

nbspnbsp记者黄合 单玉紫枫 刘哲 nbspnbsp在宁波援藏公寓的顶楼,有一间几十平方米的会议室,一块蓝底红字的牌子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写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nbspnbsp“这句话最能代表我们一代代援藏干部人才的心声。”作为第九批宁波援

    记者黄合 单玉紫枫 刘哲

    在宁波援藏公寓的顶楼,有一间几十平方米的会议室,一块蓝底红字的牌子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写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这句话最能代表我们一代代援藏干部人才的心声。”作为第九批宁波援藏干部人才领队,不惑之年的叶秀贝入藏一年多,头发已白了不少。

    毕竟,比如位于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空气稀薄,天气干燥,紫外线强,气候多变,和烟雨氤氲的宁波相比,比如的生存环境带着粗粝而生涩的顿感。

    虽说有怒江穿城而过,比如被誉为“藏北江南”,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仍然是外人眼中的“处女地”,延续着百余年前辛苦漂泊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基础建设、发展模式依旧停留在几十年前。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对口支援西藏建设的重大决策。次年起,根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方针,一茬一茬的援藏干部人才踏上对口援建之路。

    1995年6月,作为宁波援藏工作的“拓荒者”,孙云和汪春阳、童荣法、郑得军一道来到西藏。孙云说:“我还记得,抵达高原的头一天,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我成了一起去的45名浙江援藏干部中,第一个住进医院的。”

    那时的比如,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石路,连理发店也没有,还不如宁波的一个村庄;入住县委招待所时,房间没锁也没电,一低头,床下有18个老鼠洞;去乡下调研,必须经历坐车、骑马、步行的轮番折腾……

    即使是现在,高原的自然环境依旧脆弱和严峻。

    短短一周的采访,我们历经了山体滑坡、小型地震、冰雹等一连串极端天气情况,吓得脸色发白。援藏干部人才安慰我们: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习惯了就好。

    看到我们失眠、胸闷、流鼻血,也是援藏干部人才作为过来者,贴心地分享各种小窍门:走路一定要慢,讲话一定要轻,防晒霜一定要多涂几层,屋里可以放上几十个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增加空气的湿度……

    25年,9100多个日日夜夜,9批44名宁波援藏干部人才在全然陌生的“第二故乡”,有多少的夜不能寐,有多少的风雪兼程,又有多少的思乡情切?

    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赵剑光在藏期间,妻子身患癌症,但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第四批援藏干部人才吴信忠在母亲去世后也没能回宁波料理后事;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春节后早早返藏,不顾天寒地冻,积极参与值班巡逻……

    “援藏一任,造福一方。既然来了,就要努力留下点什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秉持这样的初心,宁波的援藏干部人才在比如挥洒汗水,累计筹集援藏资金7.8亿元,实施了190多个援藏项目,为藏北小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个小康示范村、第一条乡镇扶贫商业街、第一条柏油路、第一家医疗集团……在宁波的接力帮扶下,比如县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民生等各领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2017年比如更是成为西藏首批25个脱贫攻坚摘帽县之一。

    硬件跟上了,基础设施上来了,如何留住医生、教师等优秀的人才,改变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成了这座高原小城更为关键的问题。

    不仅要“请进来”,还要“带出去”。在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宁波和比如两地加强在对口支援、考察交流、人才培训、挂职锻炼等方面的互动,把宁波先进的理念与受援地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考察交流学习,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

    海天共一色,甬藏一线牵。宁波干部群众的实干和担当、温暖和深情,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帮助藏族同胞一笔一画勾勒出幸福新生活。

    看,在那离天最近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前赴后继的脚印,就像一枚枚小小火种,播撒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之上,等待着有一天乘风而起,星火燎原。

3号排行榜:宁波援藏:海天一色 这份使命25年薪火相传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