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富豪 http://www.phb3.com/ 评论

[摘 要] 本文提出顶层设计与多元协同并立的劳动教育宏观生态实施策略和显性劳动教育与隐性劳动教育并重的高校劳动教育微观生态实施路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劳动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校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

[摘  要]本文提出顶层设计与多元协同并立的劳动教育宏观生态实施策略和显性劳动教育与隐性劳动教育并重的高校劳动教育微观生态实施路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劳动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校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教育生态学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走入社会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发挥相关主体作用,聚合各类资源,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育人成效和育人质量,迫在眉睫,现实意义重大。

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2020年,为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对于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相关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提升其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也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同时,相关专家认为,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离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既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也有校内体系的建设不足;既要协调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的平衡,也要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的融合;既要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社会机构和家庭的关系,也要统一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认识和行动;既要整合资源夯实劳动教育基本质量,也要结合实际凸显校本特色。这体现出一种明显的多层次、耗散型的问题特征。本文尝试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分析和探索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策略和路径,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的平衡,教育宏观生态下的顶层设计与多元协同适应策略、劳动教育微观生态下的显性劳动教育课程与隐性劳动教育课程路径,试图改善学校内外劳动教育生态环境,提高劳动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宏观生态下的实施策略

劳动教育宏观生态下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与多元协同并立。

1.加强顶层设计是教育主管部门发挥“主导因子”的主要抓手

“限制因子定律”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原理之一,根据生物的耐适原则,当某个生物因子的作用超出生物体的耐受上限或下限,这个生物因子就会限制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当重要因子转变为“限制因子”时,则会引发教育生态整体结构失调,只有每个因子平衡发展,教育生态系统才会向着更好的态势发展。由于各因子之间还存在着综合作用、相互作用,也存在着由于条件变化而导致的角色的可变性,因此在教育宏观生态环境中,发挥好“主导因子”作用,引导和平衡各因子发挥好正向促进作用,避免各因子转化为“限制因子”,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

在劳动教育宏观环境中,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社会机构、家庭等主体互通互动,都是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因子”。其中,作为统筹协调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劳动教育宏观生态的“主导因子”,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起到引导、激励、规范和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规划劳动教育蓝图,搭建多元主体桥梁,积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联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指导和引领各主体全面落实和推进劳动教育,全面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宏观政策和法规的调控作用,及时调整各主体的目标和行为,使各主体各因子的作用发挥其相互作用的共同效应处在有利于正面推动劳动教育的范围内,构筑劳动教育宏观和谐生态关系。

2.加强多元协同是劳动教育各主体实现科学“生态位”的有效途径

在政府主管部门发挥好“主导因子”作用的同时,学校、社会机构、家庭等各主体要主动加强多元协同,充分发挥各方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功能,与顶层设计相互呼应、相互助力,并通过相互协同,共同营造有利于营造高校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产生更大的集成推动效应。在这个层面上,教育生态学“生态位”原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高校是开展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主体之一,应在政府指导下发挥好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主导作用。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出口之一是就业创业,直接对接职业工作和劳动岗位。高校要结合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开展劳动教育,结合自身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加大“开门办学”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根据、有步骤、有体系的科学设计和架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要加强自由探索,特别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教学科研的各环节,通过总结凝练成果,形成高校劳动教育可辐射可推广的全息育人模式。

社会各界应该发挥劳动教育资源富集优势,积极调动行业企业力量,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开放实践场所,为学校提供劳动实践平台和实习场所;另一方面,主动介入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人才培养需求和就业创业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探索由行业协会或培训机构牵头成立劳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面向大学生成长需求,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和劳动技能提升平台,以标准化的服务方式同时服务区域所在的学校。产教融合应该成为社会特别是企业支持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和学校联合,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环境条件和一线生产管理实践岗位,帮助大学生深入一线了解社会,加强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家庭是劳动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整个劳动教育生态框架中发挥着启蒙、基础、终身的作用。劳动家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能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务劳动,既是自我锻炼,身心调节,同时也提高大学生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有益于大学生的全面身心健康。主动将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社会相协同,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延伸劳动教育的养成环境等,建构劳动教育的完整闭环。

劳动教育微观生态下的实施路径

#p#分页标题#e#

良好的教育宏观生态有利于为劳动教育营造有利环境、整合并共享教育资源,而高校微观生态则对劳动教育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包括了课程、教师、体制机制和文化环境等一系列作用因素,也包括了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两种作用机制,如课程、教师等发挥着直接育人的显性作用;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效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生态链”。

1.彰显显性劳动教育因素的育人主阵地作用   

在高校劳动教育中,显性劳动教育因素主要表现为课程、师资、教材等及其使用和利用,抓好显性劳动教育因素的关键在于健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师劳动教育育人能力两个环节。

一要立足于完善整个培养计划开发和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组织劳动教育的基本形式和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可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选修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精神,更好地指导劳动实践。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要依据统一的教材和规范的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劳动教育选修课的设置目标是让大学生在众多可供选择的课程中能有针对性、提升兴趣导向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创造精神。在劳动教育选修课建设中,可以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教师能力,开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课程。同时,要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中同时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夯实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形成各门课程同向而行的合力。

二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能力是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关键显性因素。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加快建设一支精干专职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师资队伍晋升渠道,激励专职劳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育人本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动员和发挥全体教师力量,让学科和专业教师意识到开展劳动教育并不是增加教师教学工作负担,而是有效地促进学科专业教学,让每一位教师强化自己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高劳育能力,言教与身教相统一,在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融入劳动价值观塑造和劳动技能培养。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也是塑造大学生劳动品质的“引路人”。

2.发挥隐性劳动教育因素的育人协同作用

隐性劳动教育因素是指高校在体制机制、育人氛围、文化氛围、环境条件中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劳动教育因素。隐性劳动教育因素与显性劳动教育因素同样重要,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制度创新、评估考核等隐性劳动教育因素,在氛围营造中、在行为规范中、在评估考核导向中发挥隐性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目前阶段,除了培育良好的尊崇劳动的校园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和完善劳育评价是加强隐性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

在制度建设上。高校要形成加强劳动教育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导向,推动劳动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主要领导要深入劳动教育课程一线,带头授课听课,形成领导带头的示范机制。教学管理部门要倾斜政策,保障投入,谋划好“课程劳育”的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的建设,加大开门办学力度,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人事部门要强化“课程劳育”在师资培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课程劳育”的评价和激励优先机制,鼓励全校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劳育元素,提升劳育能力,并体现在工作评估和业绩考核中,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并参与其中。

在评价机制上。隐性劳动教育实施主体多元、过程复杂、形式多样,难以以标准化方式评价。主要手段有:强调个性化评价,在评价结果上可以通过相对的位置排名体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在群体中的相应位置,实现量化评估的效果。强调过程性评价,可尝试引入物联网、5G、机器视觉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海量大学生隐性劳动教育的行为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参与频度、参与次数、参与质量等评价指标为基本参数,构成学生劳动素养评估的基础数据,并通过逐步扩大指标范围,建立健全完善的智能化统计和识别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价,可逐渐引入信息新技术新手段,整合多元主体社交系统交互评价数据,挖掘和分析学生参与隐性劳动教育过程中相关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大学生本人、同学等针对大学生发布的劳动情感、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全方位信息,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信息系统。强调创新型评价,可采取区块链等中心分布式新兴技术加强个性化、过程化和多元化评价的考核效果。借助区块链技术顺序性、全面性和忠实性的记录特点,对每位学生劳动学习过程进行全过程、多方位、持续性的学习记录,并实现高校之间、社会机构和家庭等多个主体间劳动教育记录的信息共享互通,为最终的全面评价提供原始数据凭证,并通过教育效果实现对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正向反馈,实现劳动教育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优化和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本文为202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2020 B 005);2019年度上海市教委“阳光计划”项目(19YG03);2020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党建课题“高校的研究成果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研究”(2020ZX015)的研究成果]

3号排行榜: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