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明君李嗣源: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历史 3号排行榜 评论

后唐明宗李嗣源,本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养子。其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上源驿事件时,嗣源年方十七,于乱兵流矢中舍命保护李克用逾垣脱难,因而得掌亲骑,为侍卫长。乾宁三年奉命率兵三千前去援救朱瑾,在任城一举击败梁军,解兖州之围,威名大振,所

  后唐明宗李嗣源,本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养子。其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上源驿事件时,嗣源年方十七,于乱兵流矢中舍命保护李克用逾垣脱难,因而得掌亲骑,为侍卫长。乾宁三年奉命率兵三千前去援救朱瑾,在任城一举击败梁军,解兖州之围,威名大振,所率五百骑兵被命名为“横冲都”。 900年又在邢州青山大败乘胜追击的后梁名将葛从周,其冲锋陷阵,身中四矢,从此“李横冲”雅号名重四方。而他“每有战功,未尝自伐”。“凡所赐与,分给部下”,诸将争功时,常从容说:“公辈以口击贼,吾以手击贼!”于是众惭而止。李存勖继位为晋王后,与朱温大战于柏乡,面对装备齐整的梁军赤、白两马队,李嗣源跃马挺身,直取梁军白马都,生擒二骑校而回。于是士气大振,取得柏乡大胜。此后,嗣源北伐幽州,逼降刘守光爱将元行钦;随李存勖东征,攻占后梁磁、相等州。

五代明君李嗣源: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而李嗣源最著名一战,是为当契丹进攻幽州时,周德威告急,李嗣源力排众议,认为“德威尽忠于家国,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不宜更待敌衰”。后李嗣源采“潜行溪涧,袭其不备”战术,临阵与长子李从珂奋命血战,动员部属说:“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以身殉国,正在今日。诸君观吾父子与敌周旋!”他挺身入阵,所向披靡,大败契丹,解幽州之围。

  923年,李嗣源任横海节度使时,战场形势对新立后唐政权殊为不利:梁、唐两军主力对峙于黄河沿岸,一路梁军正急攻泽州,而唐将李继韬却以潞州降梁。危急之际,李嗣源奇袭郓州,并击退梁军反扑,俘虏梁将王彦章,一战而改变战场形势。接着,提出西攻汴州之策,率千骑为前锋一举攻占汴梁,迫使梁末帝自杀,梁亡。后唐主李存勖言称:“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之!”

  

五代明君李嗣源: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然庄宗李存勖于天下初定不久即诛杀功臣郭崇韬,并开始不信任李嗣源。当魏博军皇甫晖聚众于邺作乱时,庄宗以李嗣源前往讨伐。嗣源到邺后,大军哗变,拥嗣源入城,与叛军会合。嗣源无奈遂听从其女婿石敬瑭劝告,决心谋反。他南下据开封,西攻洛阳,而伶人出身之禁军将领郭从谦乘机作乱,率兵攻入皇城,庄宗身死国灭。于是,群臣拥戴李嗣源为帝,年号“天成”。

  李嗣源即位后,革除庄宗弊政,杀死宦官,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关心百姓疾苦,撤并官僚机构,在位八年,兵革粗定,连年丰收,多次率领军队打败契丹。五代十国数十位帝王中只有其与后周世宗(柴荣)称得上是有为君主。独其晚年开始多疑擅杀,且于选择嗣君问题上犹豫不决。遂致其子秦王李从荣恐不得为嗣,趁其病重而兵变逼宫,结果为禁军击杀。李嗣源遂悲愤而致病重不治,终年六十八岁。

五代明君李嗣源: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五代纷乱,兵糜将残,嗣源虽少文而多质,但能宽厚待民,行善政,舒民困,实属难能可贵。尤其当国家有难之时,能够以大局为重,救(周)德威如救火;其于局势危亡之时,能够勇于担当,力鼎大局,于两军战阵之前一句“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以身殉国,正在今日。诸君观吾父子与敌周旋!”其忠义勇气可贯日月。而嗣源晚年失于嗣君之选择,亦历史诸代中央专制集权帝王之通病,因其关系重大而生逢乱世,继位之争显得尤其激烈,五代诸国短暂而亡之原因,皆在于

3号排行榜:五代明君李嗣源: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