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貂蝉:《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历史 3号排行榜 评论

(原标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貂蝉:《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 潘明云 著 貂蝉 在罗贯中所著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中国人民描写了一位忠君爱国、舍身除奸的美女貂蝉的动人形象。凭借《三国演义》的生动描写,使貂蝉成为

(原标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貂蝉:《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

潘明云 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貂蝉:《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貂蝉

在罗贯中所著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中国人民描写了一位忠君爱国、舍身除奸的美女貂蝉的动人形象。凭借《三国演义》的生动描写,使貂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历史上有没有“貂蝉”这个人呢?关于貂蝉的故事,历史真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本人想就小说和史书,对“貂蝉”其人作一番具体的历史上有无其人的史学考证。

一、《三国演义》里的貂蝉

貂蝉之所以成名,与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直接关系。在《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和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中,对貂蝉的形象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现简叙和抄录与貂蝉有关的情节于下:

奸臣董卓,凭借武力,占据首都,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时刻准备篡权称帝。他滥杀大臣,极其凶残。司徒王允回到府中,寻思董卓即将篡逆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是夜允听良久,喝曰:“贱人将有私情耶?”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允曰:“汝无所私,何夜深于此长叹?”蝉曰:“容妾伸肺腑之言。”允曰:“汝勿隐匿,当实告我。”蝉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貂蝉跟允到阁中,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 连环计 :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如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曰:“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

次日,便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布大喜,亲到王允宅致谢。允预备嘉肴美馔;候吕布至,允出门迎迓,接入后堂,延之上坐。布曰:“吕布乃相府一将,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错敬?”允曰:“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将军之职,敬将军之才也。”布大喜。允殷勤敬酒,口称董太师并布之德不绝。布大笑畅饮。允叱退左右,只留侍妾数人劝酒。酒至半酣,允曰:“唤孩儿来。”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布惊问何人。允曰:“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便命貂蝉与吕布把盏。貂蝉送酒与布,两下眉来眼去。允佯醉曰:“孩儿央及将军痛饮几杯。吾一家全靠着将军哩。”布请貂蝉坐,貂蝉假意欲入。允曰:“将军吾之至友,孩儿便坐何妨。”貂蝉坐于允侧。吕布目不转睛的看。又饮数杯,允指蝉谓布曰:“吾欲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布出席谢曰:“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允曰:“早晚选一良辰,送至府中。”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少顷席散,允曰:“本欲留将军止宿,恐太师见疑。”布再三拜谢而去。

过了数日,允在朝堂,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侧,伏地拜请曰:“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卓曰:“司徒见招,即当趋赴。”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次日晌午,董卓来到。允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卓下车,左右持戟甲士百余,簇拥入堂,分列两傍。允于堂下再拜,卓命扶上,赐坐于侧。允曰:“太师盛德巍巍,伊、周不及也。”卓大喜。进酒作乐,允极其致敬。天晚酒酣,允请卓入后堂。卓叱退甲士。允捧觞称贺曰:“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卓曰:“安敢望此!”允曰:“自古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 ,岂过分乎!”卓笑曰:“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允拜谢。堂上点上画烛,止留女使进酒供食。允曰:“教坊之乐,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卓曰:“甚妙。”允教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拥貂蝉舞于帘外。舞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歌一曲。卓赞赏不已。允命貂蝉把盏。卓擎杯问曰:“青春几何?”貂蝉曰:“贱妾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允起曰:“允欲将此女献上太师,未审肯容纳否?”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允曰:“此女得侍太师,其福不浅。”卓再三拜谢。允即命备毡车,先将貂蝉送到相府。卓亦起身告辞。允亲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后辞回。

乘马而行,不到半路,只见两行红灯照路,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见,便勒住马,一把揪住衣襟,厉声问曰:“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何相戏耶?”允急止之曰:“此非说话处,且请到草舍去。”布同允到家,下马入后堂。叙礼毕,允曰:“将军何故怪老夫?”布曰:“有人报我,说你把毡车送貂蝉入相府,是何意故?”允曰:“将军原来不知!昨日太师在朝堂中,对老夫说: 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 允因此准备小宴等候。太师饮酒中间,说: 我闻你有一女,名唤貂蝉,已许吾儿奉先。我恐你言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见。 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太师曰: 今日良辰,吾即当取此女回去,配与奉先。 将军试思: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布曰:“司徒少罪。布一时错见,来日自当负荆。”允曰:“小女颇有妆奁,待过将军府下,便当送至。”布谢去。

次日,吕布在府中打听,绝不闻音耗。径入堂中,寻问诸侍妾。侍妾对曰:“夜来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布大怒,潜入卓卧房后窥探。时貂蝉起于窗下梳头,忽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极长大,头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貂蝉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吕布窥视良久,乃出;少顷,又入。卓己坐于中堂,见布来,问曰:“外面无事乎?”布曰:“无事。”侍立卓侧。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卓见布如此光景,心中疑惑,曰:“奉先无事且退。”布怏怏而出。

#p#分页标题#e#

董卓自纳貂蝉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意喜。吕布入内问安,正值卓睡。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去,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次日,使人唤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已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愉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蝉牵其衣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机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疑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入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蝉,蝉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住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当下李儒扶起董卓,至书院中坐定,卓曰:“汝为何来此?”儒曰:“儒适至府门,知太师怒入后园,寻问吕布。因急走来,正遇吕布奔走,云: 太师杀我! 儒慌忙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卓曰:“叵耐逆贼!戏吾爱姬,誓必杀之!”儒曰:“恩相差矣。昔楚庄王 绝缨之会 ,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卓沈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儒谢而出。

卓入后堂,唤貂蝉问曰:“汝何与吕布私通耶?”蝉泣曰:“妾在后园看花,吕布突至。妾方惊避,布曰: 我乃太师之子,何必相避? 提戟赶妾至凤仪亭。妾见其心不良,恐为所逼,故欲投荷池自尽,却被这厮抱住。正在生死之间,得太师来,救了性命。”董卓曰:“我今将汝赐与吕布,何如?”貂蝉大惊,哭曰:“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遂掣壁间宝剑欲自刎。卓慌夺剑拥抱曰:“吾戏汝!”貂蝉倒于卓怀,掩面大哭曰:“此必李儒之计也!儒与布交厚,故设此计;却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妾当生噬其肉!”卓曰:“吾安忍舍汝耶?”蝉曰:“虽蒙太师怜爱,但恐此处不宜久居,必被吕布所害。”卓曰:“吾明日和你归郿坞去,同受快乐,慎勿忧疑。”蝉方收泪拜谢。

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蝉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董卓即日下令还郿坞,百官俱拜送。貂蝉在车上,遥见吕布于稠人之内,眼望车中。貂蝉虚掩其面,如痛哭之状。车已去运,布缓辔于土冈之上,眼望车尘,叹惜痛恨。忽闻背后一人问曰:“温侯何不从太师去,乃在此遥望而发叹?”布视之,乃司徒王允也。

相见毕,允曰:“老夫日来因染微恙,闭门不出,故久未得与将军一见。今日太师驾归郿坞,只得扶病出送,却喜得晤将军。请问将军,为何在此长叹?”布曰:“正为公女耳。”允佯惊曰:“许多时尚未与将军耶?”布曰:“老贼自宠幸久矣!”允佯大惊曰:“不信有此事!”布将前事一一告允。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语;良久,乃言曰:“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因挽布手曰:“且到寒舍商议。”布随允归。允延入密室,置酒款待。布又将凤仪亭相遇之事,细述一遍。允曰:“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允急曰:“老夫失语,将军息怒。”布曰:“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允急掩其口曰:“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允曰:“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布曰:“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允微笑曰:“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布奋然曰:“非司徒言,布几自误!”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布避席下拜曰:“布意已决,司徒勿疑。”允曰:“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布拔带刀,刺臂出血为誓。允跪谢曰:“汉祀不斩,皆出将军之赐也。切勿泄漏!临期有计,自当相报。”布慨诺而去。

#p#分页标题#e#

王允即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除去董卓之策:先将天子密诏授吕布,又以天子有疾新愈、欲禅位于董卓为由,派说客李肃前往郿坞请董卓来朝议事。李肃至郿坞,说卓曰:“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董卓大喜,遂与李肃一起上路回朝。临行,谓貂蝉曰:“吾为天子,当立汝为贵妃。”貂蝉已明知就里,假作欢喜拜谢。

董卓入朝,车行至北掖门,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事先埋伏在北掖门内的武士百余人,持戟齐刺董卓。董卓内裹金甲,矛刺不入,伤臂坠车,董卓大呼:“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斩卓人头。吕布左手持戟,右手从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之后,吕布率人马杀向郿坞,救出貂蝉,诛杀董卓全家人。于是,貂蝉遂成为吕布之妻。

后数年,曹操大败吕布,将吕布缢死白门楼。从此之后,《三国演义》便没有了貂蝉的任何文字了。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貂蝉:一个聪慧、忠诚、舍身除奸、舍身救江山社稷的绝代佳人。

二、《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但是,历史上是否有“貂蝉”这个人呢?答案是:无有其人。何以言之?有史为证。现考证如下:

1、范晔《后汉书第一百卷·董卓列传六十二·董卓传》(摘录):

董卓,字仲颖,是陇西临洮人。性格粗暴勇猛有谋略。中平(汉灵帝刘宏年号。汉灵帝:公元168-189年)元年(公元184年),任命为东中郎将。第二年春天,提升董卓为破虏将军。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征召董卓为少府,董卓不肯接受。皇帝玺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等到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但董太后不允许。于是董太后私自招董卓率兵入朝,来帮助自己。董卓得到诏书,马上率领兵马上路前往京城。少帝见董卓率军突然到来,恐惧哭泣。董卓与少帝说话,少帝不能回答;董卓又与陈留王说话,于是招致后来废帝之事。董卓认为陈留王贤能,并且是董太后养大成人,董卓自认为与太后是同族,有废少帝重立陈留王之意。

董卓又指使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合并了丁原的人马,董卓军队人数大增。于是建议朝廷免去司空刘弘之职,由董卓取而代之。董卓召集大臣商议废立之事。在百官大会上,董卓第一个发言说:“最大的是天地,其次是君主,这就是政治。如今皇帝昏暗懦弱,不能够继承皇位,做天下的君主。现在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旧事,重新立陈留王为帝,大家认为如何?”公卿以下大臣没有人敢回答。董卓又高声说:“从前霍光决策废除荒淫皇帝而重立新帝,田延年手握宝剑说:今日有谁胆敢阻止废立大事的,以军法从事,违抗者斩!(《汉书·霍光传》)”在座的大臣们震惊恐惧。第二天再次召集群臣在崇德前殿议废立之事。董卓于是胁迫董太后,决策废掉少帝。董卓说:“皇帝在丧,少帝无人子之心,威仪不像国君,现在废掉少帝,让他做弘农王。”于是就立陈留王为君,这就是汉献帝。

董卓升职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务,又晋升为郿侯。不久再进升董卓为相国。董卓进入朝廷,不像众臣一样小步走路,而是身佩宝剑穿着鞋子上殿。董卓又建议朝廷让光禄勋宣璠手捧皇帝符节任命董卓为太师,职位在各诸侯王之上。于是董卓退回长安,百官在官道边跪拜行礼,董卓超越规格,私自改换乘车和衣服,乘坐金华青伞盖车,在车的两边屏布上画上龙爪,人称做“竿摩车”。董卓的服饰近似天子,多次与百官置酒宴会,荒淫作乐,放纵恣肆。于是在长安城东边建造营垒供自己居住。又在郿地建造堡垒,高厚各七丈,名叫“万岁屋”。

此时王允与吕布以及仆射士孙瑞正谋划诛杀董卓。有人写“吕”字在布上,背负着在大街上行走,唱道:“卖布啊!”有人告诉董卓,董卓不知何意。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公元193年),献帝疾病刚愈,大会群臣于未央殿。董卓穿上朝服登上车子,不久马受惊,董卓从马上摔到地上,回去更换衣服。他的少妻阻止董卓上朝,董卓不听,于是出发上路。董卓在道路两边部署军队保护,从营垒到宫殿,左边是步兵,右边是骑兵,保卫措施周密,命吕布等人在前后保卫。王允就与士孙瑞秘密上表奏明此事,使士孙瑞亲自书写诏书授于吕布,命骑都尉李肃与吕布同心的勇士十多人,假穿皇宫卫士服装,埋伏在北掖门内等侯董卓到来。董卓将要到达,马受惊不肯前行,董卓奇怪惧怕想回去。吕布劝董卓让车马继续前进,于是进入北掖门。李肃以戟刺杀董卓,董卓内身穿有金甲,矛刺不入,刺伤手臂掉下车。董卓回头大呼:“吕布在哪里?”吕布说:“有皇帝诏书诛杀贼臣。”董卓大骂说:“你这只庸狗敢这样做吗?”吕布应声手持长矛刺杀董卓,催促士兵斩杀董卓。士兵都高呼万岁,百姓在道路上唱歌舞蹈欢庆。王允又命皇甫嵩率军到郿坞去进攻董卓之弟董旻,杀死董卓母亲妻子和董府所有男女,把董卓家族尽灭。于是把董卓尸体抛弃在大街上示众。天气当时正炎热,董卓一向肥胖,油脂被太阳晒化流在地上。守护尸体的官吏点燃火炬放在董卓肚脐中,火光明亮直到天亮,多日如此。

《后汉书·董卓传》如实记载了董卓的一生:董卓乃董太后同宗,灵帝死,董太后私自决定,召董卓进朝辅佐。董卓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废除幼帝,更立陈留王为汉献帝。于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个人势力膨胀,官至相国、太师,滥杀朝中大臣,随时准备灭汉,自立为帝。司徒王允与吕布、士孙瑞共同谋画,以“奉诏讨贼臣”为由,在朝廷皇宫北掖门内设伏,吕布、李肃刺杀了董卓,王允又命令皇甫嵩率兵灭了董卓全家;把董卓抛尸于市,士卒皆呼万岁,百姓歌舞于道。但是,在《董卓传》中,我们看不到“貂蝉”的任何文字记载;更没有记载“貂蝉”是司徒王允献给董卓的“爱姬”的文字,传记中连“貂蝉”的名字都没有。“其少妻止之”的“少妻”当然不是“貂蝉”,而是董卓真正的少妻,否则她不会阻止董卓上朝,害怕董卓会被人暗杀。读《董卓传》,我们可以断定:“貂蝉”这个人物,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三国演义》有关“貂蝉”的描述,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形象,不是历史真实,“貂蝉”应该史无其人。

2、范晔《后汉书第一百五卷·列传六十五·吕布传》(摘录):

#p#分页标题#e#

吕布字叫奉先,是五原九原人。凭借武功高强骁勇善战任职并州。刺史丁原担任骑都尉,驻扎在河内,用吕布作主簿,对吕布十分亲爱信任。灵帝驾崩,丁原受何进召令,率兵到达洛阳,担任执金吾。适逢何进战败,董卓引诱吕布杀死丁原,吞并了丁原的部队。

董卓命吕布担任骑都尉,二人发誓结为父子,董卓十分喜爱相信吕布。不久升迁吕布官至中郎将,封吕布为都亭侯。董卓知道自己为人凶狠放肆,常怀有猜疑畏惧心理,出行住宿经常让吕布保卫自己。有一次办事吕布曾经让董卓感到稍微不满意,董卓拔出手边矛戟掷击吕布。吕布手脚敏捷幸免于死,吕布改换笑容回身向董卓谢罪,董卓的怒意也解除了。吕布因此暗中恼恨董卓。董卓又命吕布守卫家中女眷住宅,吕布暗中与傅婢通奸,更加感到不安全。因此前去见司徒王允,自己陈诉几乎被董卓杀死的情形。此时王允正与尚书仆射士孙瑞秘密谋划诛杀董卓,趁机把此事告诉吕布,让吕布作内应。吕布说:“我与董卓有父子情分,怎么办?”王允说:“您自己姓吕,本来就不是亲生骨肉。现在您整天担忧会被他杀死还来不及,怎么说是父子?他向您投掷矛戟的时候,难道有父子之情吗?”吕布于是答应了王允,就在北掖门刺杀了董卓,事情已经在《董卓传》中记述过了。王允让皇帝加封吕布做了奋威将军,授于符节,仪仗如同三司,封温侯。

王允既然不赦免凉州董卓旧部将领,因此董卓部将李傕等人遂相互勾结,回军进攻长安。吕布与李傕交战,战败,于是率领数百名骑兵,把董卓人头系在马鞍上,跑出武关,投奔南阳袁术。袁术待吕布很优厚,吕布自仗杀死董卓,对袁术有恩,于是放纵士兵抢掠财物。袁术认为吕布是祸患,吕布感到不安全,又离开袁术,去投奔河内张杨。当时李傕等人出重金购买吕布人头,十分紧急,张杨手下诸将都想杀死吕布领赏。吕布恐惧,很短时间,吕布得以逃跑投奔袁绍。袁绍与吕布在常山攻打张燕。张燕有精兵一万多人、骑兵数千人。吕布经常驾驭的良马名叫赤兔,能飞跃城墙、堑壕,吕布与他的勇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奔驰冲突张燕军阵,一日或至三四次,都斩首而回。连战十余日,终于打败了张燕军队。吕布依仗自己有功,又向袁绍请求增加军队人数,袁绍不许,而且吕布的将士大多暴横,袁绍感到吕布是祸患。吕布感到不安全,于是请求回洛阳。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吕布击败刘备,自称徐州牧。袁术惧怕吕布成为自己的敌人,于是向吕布为儿子求婚,吕布再次答应了袁术的求婚,同意结为亲家。袁术派遣韩胤把自己称帝的事告诉吕布,趁机请求迎娶儿媳,吕布遣送女儿跟随韩胤去见袁术。沛相陈珪害怕袁术与吕布结成亲家,那么袁术、吕布南北联合,作乱不止。于是前去游说吕布说:“曹公奉迎天子,辅佐国政,将军应该与曹公协作,共同谋划策略,制定大计,如果与袁术结为姻亲,必然蒙受不义之名,将会有累卵之危。”吕布也一向怨恨袁术,但女儿已在路上,就追回与袁术断绝婚姻,捉拿韩胤送往许都,曹操杀死韩胤。

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亲自率军进攻吕布,来到下邳城下。派人送给吕布书信,为吕布陈述祸福。吕布想投降,而陈宫等人因为自己背叛曹操有罪,深深阻止吕布欲降曹操的计划,告诉吕布说:“曹公远来,其势不能久长,将军如果率领步兵骑兵出城驻扎在外部,我率其他部队固守在城内。曹军如果进攻将军,我领兵从背后攻击曹军;曹军如果进攻城池,那么将军从外部赶来救援。不超过十天一月,曹军粮食用尽,那时再攻击他就可以打败他。”吕布认为陈宫说得对。这时吕布妻子说:“从前曹公待陈宫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陈宫仍然舍弃曹公而来归向我们。如今将军厚待陈宫超不过曹氏,而您想把全城委托给他,舍弃妻子儿女,率孤军远出吗?如果一旦有变故,我怎么能做将军的妻子呢?”吕布就断绝了投降的打算。

吕布与部下将士登上白门楼。曹兵围攻很急,吕布命左右取下自己头颅去见曹操。左右不忍心,吕布于是下城投降。吕布见了曹操说:“从今天以后,天下安定了。”曹操说:“凭什么这样说?”吕布说:“明公所担心的人没有超过我吕布的人,现在我已经屈服了。您让我率领骑兵,明公您率领步兵,天下不能平定吗。”回头对刘备说:“玄德,您是座上客,我是降虏。绳捆绑我很紧,难道不可以说一句话吗?”曹操笑着说:“缚虎不能不紧。”就命令给吕布松绑。刘备说:“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侍奉丁建阳、董太师的往事吗?”曹操点头赞同。吕布用眼瞪刘备说:“大耳儿最不讲信义!”吕布及陈宫、高顺都被缢杀,传送头颅到许都。

《后汉书·吕布传》真实记载了吕布与司徒王允等密谋杀死奸臣董卓的全过程。但《吕布传》中,并没有出现貂蝉的名字。吕布为什么要杀死董卓呢?原因如下:

吕布侍奉董卓,誓为父子,极其忠心于董卓。但董卓为人性格残暴,“(布)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掷戟之。布拳捷得免(死)”。因为一点小事,吕布使董卓小不满意,董卓就拿起身边的矛戟,投掷吕布,欲杀死吕布。幸亏吕布手脚敏捷,才不至于死。吕布因此心中暗恨董卓,恐其杀害自己。

董卓令吕布守中阁(家中妻妾婢女住所),吕布“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这个“傅婢”,只有姓氏“傅”,没有名字,身份是董卓身边贴身侍奉董卓、侍奉董卓妻妾的婢女,不是董卓的妻妾和“爱姬”。吕布与傅婢通奸,董卓绝不知道此事。但是吕布害怕董卓万一发现(因为傅婢毕竟是董卓身边的贴身侍女),自己将性命不保,所以感到更加危险。但这个“傅婢”,《传》中并没有记载她叫“貂蝉”,也没有记载她是王允的歌伎,她只是董卓身边的婢女。“傅婢”这个名字,在《后汉书》中只出现过这一次,从此不见其名。她很可能在皇甫嵩率兵攻打郿坞、杀死董卓全家人时已被杀死(语在《卓》传:“杀其母妻男女,尽灭其族”)。

由于上述两件事,吕布深感董卓可怕,自己随时可能会死于其手,于是主动去找司徒王允商议。王允便与吕布、士孙瑞等密谋,如《卓》传记载,吕布“乃于门刺杀卓”。

从《吕布传》中可以知道:“掷戟”之事在前,“情通”之事在后,掷戟并非因为情通,而是布“小失卓意”,董卓不知情通之事。而且“情通”之人只是董卓婢女,并非董卓“爱姬”,也不是王允的歌伎。她只是姓“傅”,连个名字也没有。

既然貂蝉不是吕布之妻,那么吕布的妻子到底是谁呢?还是让我们从《后汉书·吕布传》中去找一找答案:

《后汉书·吕布传》记载:吕布刺杀董卓后,与卓部将李傕交战。吕布战败后,先后投奔袁术、张杨、袁绍等多位诸侯。之后,吕布击败刘备,自号徐州牧。袁术惧怕吕布会危害自己,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就向吕布为自己儿子求婚,吕布答应将自己的女儿嫁与袁术之子。袁术就派遣韩胤把自己称帝的事告诉了吕布,趁机请求迎娶吕布之女为儿媳。吕布遣送女儿跟随韩胤上路。沛相陈珪害怕袁术与吕布结为儿女亲家,吕布与袁术南北联合,国家从此祸难不已,于是游说吕布依附曹操,共图大计,否则会有累卵之危。吕布本来就怨恨袁术,于是听从陈珪之谏,“而女已在涂(途),乃追还绝婚。”对上述文字进行分析:吕布在刺杀董卓之前就已有妻室,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向吕布为子求婚,说明此时吕布女儿的年龄已经达到可以出嫁的年龄,应该有十六岁(“及笄”、“结发”)了。所以,吕布女儿应该是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左右出生。

#p#分页标题#e#

但曹操并不相信吕布,认为“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发兵攻打吕布。曹操兵至下邳城下,送信于吕布,劝其投降。吕布打算投降,由于其军师陈宫与曹操有旧怨,陈宫力谏吕布勿降,吕布遂不降。陈宫为吕布制定了一条破操军妙策:陈宫率一部人马闭门坚守,让吕布率一部人马出城驻扎于外;曹军若攻城,则吕布率城外兵从背后进攻操军;曹操若攻吕布,则陈宫率城内兵出城夹击操军,不出十天一月,操军粮草必绝乏,那时再进攻,操军必败走。此计可谓上上之策,“布然之”。但就在此时,吕布之妻起了反作用: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指陈宫,陈宫曾是曹操的部下爱将、谋士,汉献帝兴平元年,陈宫与张邈率领十万军士迎吕布为兖州牧,据濮阳,叛曹操)如赤子,犹舍而归我。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乎?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见前面白话文部分)吕布听信妇人之言,不施行陈宫破曹军之妙策,以故被曹操所擒而缢死。

曹操缢死吕布,是在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距吕布刺杀董卓的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时间相差六年。说明吕布刺杀董卓时,吕布女儿年龄应该已经十四岁了;吕布答应袁术为子求婚是在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吕布女儿已经十六岁了;而吕布白门楼被缢死时(公元198年),其女儿年龄应该已经二十岁了。从吕布这个女儿推测,显然,吕布的这个结发妻子,应当是在他早年任职并州时所娶。这个结发妻子,当然不是《后汉书·吕布传》所说的“傅婢”,那也就不是《三国演义》里所虚构的“貂蝉”。

因为在《后汉书·董卓传》、《后汉书·吕布传》中均没有出现过貂蝉的名字,所以,我们可以再次根据《吕布传》的记载,证明貂蝉应史无其人。貂蝉是罗贯中所虚构的小说人物形象,确凿无疑。

3、范晔《后汉书第九十六卷·陈王列传五十六·王允传》(摘录):

王允,字叫子师,是太原祁县人。十九岁时做郡吏。黄巾军起义,朝廷破格选拔王允任豫州刺史。等到灵帝驾崩,王允于是奔丧来到京城。汉献帝继位,任命王允为太仆,再升职为尚书令。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代替杨彪担任司徒。王允见董卓祸毒很深,篡位征兆已经显见,就秘密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等人谋划共同诛杀董卓。于是王允让上护羌校尉杨瓒主管左将军事务,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一齐率兵出武关路,以讨伐袁术为名,实际上是想兵分几路征讨董卓,然后救出天子回归洛阳。董卓产生疑心而留在南阳不走,事遂不成。王允就推荐士孙瑞担任仆射之职,杨瓒做了尚书。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天,连阴雨下了六十多天,王允与士孙瑞、杨瓒登台祈求天气放晴,重新缔结从前的谋划。士孙瑞说:“自岁末以来,太阳不出来,雨水长期不停,月亮冲犯太阳,彗星灾难之兆已经出现,白天阴雨夜晚月光明亮,雨雾阴霾之气交织,这种时期应该促使结束,在内部发动事变的人会胜利。时间不能再推后了,请您定计诛杀董卓。”王允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暗中与董卓部将吕布结盟,使吕布为内应。适逢董卓入朝贺天子疾病新愈之机,吕布趁机刺杀了董卓。这话已在《董卓传》中叙述过了。

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原先率兵驻扎在关东,因为感觉自己不安全,于是共谋作乱,围攻长安。长安城陷落,吕布率人马逃走。吕布停住马在青琐门外面,招喊王允说:“司徒大人您可以离开吗?”王允说“:如果承蒙汉朝社稷在天之灵保佑,在朝廷安定国家,这是我的心愿啊。如果这愿望不能实现,就为此献身而死。皇帝年幼,依赖我来扶持,如果面临灾难而苟且逃走免死,我不忍心啊!请你努力做事,多谢关东诸公,经常把国家放在心上。”

当初,王允用同郡宋翼做左冯翊、王宏任右扶风。这时,三辅百姓热情高涨,兵多粮足,李傕等人想立即杀死王允,惧怕宋翼、王宏二郡是后患,就先征伐宋翼、王宏。李傕就擒拿了王允和宋翼、王宏,把他们都杀死了。

王允当时年龄五十六岁。长子侍中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家族十多人都被诛杀,只有兄子王晨、王陵得以逃脱回归乡里。天子悲痛恸哭,百姓垂头丧气,没有人敢给王允收尸,只有故交平陵令赵戬,弃官不做,把王允安丧了。

在《后汉书·王允传》中,也不见“貂蝉”的名字,更没有貂蝉是王允的歌伎、王允利用貂蝉巧使连环计的片言只字记载。可见,《三国演义》里有关貂蝉的描述,完全是小说手法,貂蝉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不是历史真实存在有其人。我们再次可以以《后汉书·王允传》为据,证明历史上无有貂蝉其人。

三、“貂蝉”是罗贯中塑造的小说人物形象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影响广泛、深入人心的文学家所虚构的正反人物形象,如戏剧《浣纱记》中的西施,《孟姜女哭长城》中的孟姜女,《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小说《杨家将》中的穆桂英等。这些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有些是完全无有此人,有些是在一个“模特儿”的基础上虚构了许许多多并不存在的生动情节而杜撰所成的。历史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区别就在于:历史人物是绝对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虚假,更不允许凭空虚构;历史上有这个人,就如实记录其人其事,不许添枝加叶;历史上没有这个人,是不允许虚构一个人物出来进行记载叙述的。而小说则不同:小说的最主要创作手法就是虚构,小说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的主要区别就是可以根据故事情节需要,杜撰一个人物形象。小说虚构人物的手法有两种:一是在一个原型人物(历史上有这个人存在)的基础上,对这个“模特儿”虚构许多生动的情节,使这个人物成为典型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作者为了表达他智算若神、谋略胜神的形象,于是虚构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许多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事情,或者将别人的事情集中于诸葛亮一人身上,把诸葛亮神话。鲁迅在评价《三国演义》诸葛亮之形象时称:“欲状诸葛之智而近妖”。小说第二种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手法是:现实生活中、历史上,完全没有这个人、没有这个“模特儿”,而是采用“杂取种种人合为一个”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讲到自己的创作情况时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小说里的阿Q、孔已己、祥林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华老栓等,都是用这种手法虚构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貂蝉”这个人物,也是罗贯中根据《董卓传》、《吕布传》、《王允传》中的有关史实,加上“傅婢”这个人物模特儿,再加上“掷戟”、“情通”的事情,从而虚构了“连环计”、虚构了“貂蝉”这么一个小说典型人物形象。

#p#分页标题#e#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他的老师是施耐庵。施耐庵曾经参加过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军。元末明初时代(公元1368年)距离东汉后期(公元2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千一百五十年左右。罗贯中生活在民间,对于东汉后期的历史,除了阅读古人的《后汉书》、《三国志》、《阿瞒传》等史书之外,他不可能再得到更多的为人所不知的“秘史”;他所掌握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只能是历代史官所记载的历史。具体到“貂蝉”这个人物形象,也只能是《后汉书》中的《董卓传》、《吕布传》、《王允传》,再想得到其他“秘史”,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那么,“貂蝉”这个人物形象,罗贯中究竟是怎么进行虚构塑造的呢?根据《后汉书》之《董卓传》、《吕布传》、《王允传》,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分析:

奸臣董卓凶残暴戾,篡位在即,汉朝江山社稷面临倾覆,皇帝面临被废危险。

忠臣王允等心急如焚,急于寻找诛杀董卓、匡扶江山社稷的良策,一时无计可施。

吕布成为诛杀奸臣董卓、挽救江山社稷的唯一人选。

吕布与董卓“誓为父子”,但董卓极为凶残,吕布“尝小失卓意”,卓拨手戟掷之,吕布险些丧命。

于是吕布暗恨、但又惧怕董卓。

吕布守董卓“中阁”,“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于是吕布主动去找司徒王允商议,并向王允述说了自己的危险情况。

当时王允正与士孙瑞密谋诛卓,吕布的主动上门,给司徒王允一个天赐良机。

于是,罗贯中将董卓婢女“傅婢”这个“模特”加以虚构改造:将董卓婢女改为司徒王允之歌伎、义女,将“傅婢”改名叫“貂蝉”,将忠于董卓的傅婢改换成忠于王允的“歌伎”,调换人物的身分和人物的思想境界,把“貂蝉”的思想境界拔高到救君救国、除奸献身的高度,从而虚构出“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等情节(如《三国演义》描写,不再赘述)。

“连环计”成功上演,吕布依王允计诛杀董卓。由此,“貂蝉”便被罗贯中虚构、塑造成为一个美貌、聪慧、忠诚、舍身除奸、舍身救汉室江山社稷、救君民于倒悬的旷世绝代佳人!“貂蝉”因此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美女英雄,成为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

通过上文三个部分的叙述,凭借正史《后汉书》之《董卓传》、《吕布传》、《王允传》的真实历史文字记载,我们可以作出最后结论:“貂蝉”应该是史无其人;“貂蝉”是罗贯中利用小说创作手法而虚构出来的一个小说典型人物形象。“四大美女”中的其他三个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的确史有其人,因为她们有正史文字记载;而“貂蝉”则史无其人,因为史书中没有关于她的片言只字记载。

本文不是文学评论,因为写作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评论《三国演义》里貂蝉这个人物形象;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从历史真实的角度,通过对《后汉书》之《董卓传》、《吕布传》、《王允传》历史记载的真实考证,证明貂蝉史无其人,貂蝉真正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尽管人人喜爱,传颂几百年(“貂蝉”这个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社会上应该连民间传说都没有;自从《三国演义》首次虚构了貂蝉这个人物形象之后,才有了“貂蝉”这个人物形象。所以,“貂蝉”是元末明初之后才流传开来的),但是,历史上的确没有貂蝉这个人。

后记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一书,始写于2010年,完稿于2015年。本人详细阅读了《国语·越语》、《史记》、《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等诸多正史,又阅读了《吴越春秋》、《汉宫秋》、《三国演义》、《长恨歌》等一些稗官野史、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严密考证,仔细甄别,去伪存真,多次增删,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历时五年,始成此书。其目的是为了纠正国人对四大美女的一些错误认识,还原四大美女的历史真像,让国人从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学作品所虚构的故事的角度,去了解四大美女的真实面目。

本人在写作此书时,在个别章节,参考采用了北京大学已故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的有关观点和史料(书中均已注明)。在此,一并向上述专家学者致以深深的谢忱。

本人一九六七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职称副高,现年七十三岁,终身从事教学工作。由于年事已高,加之学识水平有限,所以此书可能会有纰漏。欢迎历史学家和广大读者斧正。谢谢。

二〇一六年二月 于郑州

声明:此书只在河南大河网发表,不收取任何稿费,也不会另行出版单行本(书),目的只是为了把本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奉献于读者。如果有人冒用本人名义盗版出书售卖,将追究盗版者的法律责任。

(原标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貂蝉:《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3号排行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貂蝉:《后汉书》中无“貂蝉”其人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