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自曝收入赛白领 商家惹不起无奈赔钱

服饰 http://www.phb3.com/ 评论

“打假团”专盯商场大牌 自曝“找茬”收入超白领 消费者有挺有贬 核心提示:一件面料成分标识为100%羊毛的男装西裤,被检出实际成分为95.7%羊毛和4.3%聚酯纤维,凭借这份送检报告,几名消费者要求商家双倍返还,索赔总计15万元,而此时商家才发现这几人还

  “打假团”专盯商场大牌 自曝“找茬”收入超白领 消费者有挺有贬

  核心提示:一件面料成分标识为100%羊毛的男装西裤,被检出实际成分为95.7%羊毛和4.3%聚酯纤维,凭借这份送检报告,几名消费者要求商家双倍返还,索赔总计15万元,而此时商家才发现这几人还购买了京城多家商场的百余条该款西裤,并且都是出手大方,不讨价还价。近日,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团伙”加入维权行列,他们每天穿行于北京各大商场,专门给品牌商品“找茬儿”,更有人叫嚣“一年吃你20万,很轻松”。对于这种“维权”方式到底应该支持还是反对呢?

  事件 买百条西裤索赔15万

  昨天,记者联系上某品牌服装公司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说:“那些人(职业打假人)买100条裤子,要我们赔15万,我们觉得有问题没给。他们没再和我们公司联系,如果打官司,我们也会积极应诉。”职业打假人?裤子?到底怎么回事呢?事件要追溯到今年4月。

  4月的某一天,北京一家大型商场某男装专柜前,店员小李庆幸一口气售出了30条西裤,但庆幸过后,小李心中开始犯嘀咕:“来买西裤的男子连价都没还,就痛快地买了那么多条,会不会有问题?”

  与此同时,北京多家商场的同品牌男装也售出了大量相同型号的西裤,相同的是,来买的人非常痛快,绝不讨价还价。

  这是一家中高档品牌男饰服装店,几名消费者选中的西裤每条售价在1500元上下浮动。公司很快发现,被选中的同款西裤共计售出100条,总价15万余元。

  几天后,购买西裤的男子返回小李所在的专柜,要求退货并双倍返还价款。男子出具了一份权威检测报告:所购西裤并不如所标识的那样是100%羊毛,而是由95.7%羊毛和4.3%聚酯纤维组成。与此同时,北京多家商场专柜接到退货索赔要求。

  昨天,记者从文中提及的服装公司获悉,100余条西裤的购买者目前尚未“达成所愿”,一系列投诉曝光后仍未回本的“消费者”是否会甘心将15万元砸到手里,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打官司,我们也会积极应诉。”公司负责人称。

  蹊跷 穿男裤过敏的是女性?

  北京晨报记者近日接到了这样的投诉电话,投诉者是一位男性消费者。

  “标着100%羊毛,但实际是有5%聚酯纤维,我们穿这样的西裤都过敏了。”对方在电话中语气恳切急促,他表示大概有80多人穿西裤过敏,但商家不理不睬。不过,当记者问起这80人的信息时,男子支支吾吾地表示:“大家仅是在商场遇到的。”能短时间内在商场遇到80多位因穿西裤过敏的消费者?记者感觉有些蹊跷。

  为进一步了解原委,在记者约定后,3男2女共5人与记者见面,男子称其他消费者全权委托他们代表。不过接下来的接触让记者感到更加“奇怪”,站在面前的3名男子无一过敏,反倒是一名中性打扮的女子说自己出现过敏症状。“我平时都穿男装。”面对记者好奇的眼神,女子解释道。

  据来者介绍,他们为单位员工买了多条该款西裤,但发现有人穿上以后出现了过敏症状,于是自费检测,发现西裤标识的100%羊毛其实只有95.7%的羊毛含量。“纤维很可能引发过敏……”女子边掀裤腿和袖子边向记者解释。记者发现,女子胳膊和小腿处确实有一片片红色的疙瘩,但原因无法确认。

  几人表示,商家欺骗在先,应按“消法”规定双倍赔偿,但他们多次找到厂家,却无功而返。与此同时,他们也向辖区工商部门反映,但商家仍未赔偿。

  公司 这些人到处敲诈“索供”

  为了弄清楚事情原委,记者随后找到被举报的服装公司。“他们是在恶意敲诈。”按照该公司的说法,这几名消费者其实是长期靠此吃饭的所谓“职业打假人”,“他们跟我们说了好多品牌男装,这些品牌也都给他们"上供"过。他们也用威胁性的语言,希望我们也乖乖就范。”该公司负责人称,“但我们没同意。”

  这位负责人还称,索赔未果后,这几人还雇了个76岁的老太坐到某商场的专柜前,从晚上坐到凌晨,导致商场无法关门,警方介入后老太才离去。公司随后紧跟老太,发现她与其他几名前来索赔的消费者在“接头”。

  工商 所谓80人其实就5人

  记者随后从几家商场所在辖区的工商部门了解到,今年5月起,多个工商部门接到消费者对该品牌西裤的投诉,投诉内容都是标识与所检成分不符,投诉者称投诉人有80多位,但真正在工商部门露脸的大概只是4到5个人,投诉者提供的身份证复印件往往来自某偏远省份的农村。

  工商部门表示,经过核实,该西裤确实存在标识不符,已责令其下架并罚款。对于消费者的投诉,也在积极促使厂家和消费者协商,厂家同意退货并付出一定劳务费,但消费者要求厂家退货并双倍赔偿15万元。

  答疑 成分不符是失误

  那么,对于消费者反映的成分不符,厂家又作何说法呢?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标识不符是失误所致。”该负责人称,按照以往的国家标准,近100%的羊毛可标注为100%羊毛,近年来国标修改,公司管生产的员工刚好离职,新员工错拿了布料去送检。“这肯定是商家的借口。”对于这个说法,几名消费者认为“不可能”。

  声音 惹不起只好赔钱

  无独有偶,日前,记者在北京一家著名商场采访时遇到了相同事件。两名男子花5000多元购买了两条女童吊带连衣裙,连衣裙面料标注为100%桑蚕丝,但检测报告显示,裙子的肩带成分是100%涤纶。他们要求商家退货并双倍索赔。

  此后,记者从该服装厂家及工商部门了解到,两名男子为“职业打假人”。不过,即使是知道对方身份,厂家仍然在工商部门的调解下对其进行了双倍赔偿。

  “有些人我们惹不起,公司是做正当生意的,担心他们打击报复。”厂家一位负责人一语道出原委。这位负责人称,商场几乎所有高档品牌服饰都经过了这种“历练”,大多数公司担心打击报复,宁可息事宁人。

  职业曝光

  有专“吃”成分的 有专“吃”重量的

  打假人坦言牟利第一位

  北京的王健(化名)在记者的追问下承认了身份。对于自己“职业打假人”的职业,王健坦言,牟利是第一位的。“一年赚个几十万不成问题,反正比白领赚的多一些。”

  王健称自己是在一个朋友的带领下步入这个领域的,“圈里有吃成分的,有吃重量的,基本每一部法规出来,就能养活一批人。不过现在也越来越不容易干了,如果要的多了,厂家宁肯曝光也不给你,工商部门也不见得支持。”王健说,别看现在赚的不少,但以后自己可能会改行,因为做这行,确实有时候还是挺不踏实的,多少有些提心吊胆,担心成本收不回来。

  “有时候我也会安慰自己,我们可是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啊。但说实在的,首先牟利是真的。”王健说,圈子里鱼龙混杂,有学历高的,也有没什么文化的,“商家有的不愿意惹事,也有较真的,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就那么点瑕疵。还有一些商家不愿意得罪所在的商场,商场怕丢名声,所以商家也宁愿赔。反正他们赚的多,每年出点血不算什么。”据说,尝到甜头的“打假人”还很嚣张,曾经就有人直接指着商家说:“我一年吃你20万轻轻松松的。”

  “打假”流程

  1、筛问题品牌

  两种渠道筛选:部分打假人系业内人士,事先就知道某品牌存在问题;靠常识判断问题产品,像“100%羊毛”“100%桑蚕丝”等口号比较满的产品,先买一件确定有无问题。

  2、商场买裤子

  出手大方,绝不还价

  3、送检拿证据

  4、联系厂家私了

  5、向厂家施压

  找工商投诉

  找媒体曝光

  找老年人在商场坐地演戏,制造负面影响

  6、告到法院

  对话工商:打假出现“团伙化”

  晨报:工商部门怎么看待这类维权者?

  北京市工商局消保处(下称工商):以王海为代表的“职业打假人”的出现,对净化消费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不能作为真正的消费者。作为工商部门,我们会“有诉必查”,主要是督促商家和消费者协商解决,企业如果不愿意赔,我们也不能强迫,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

  晨报:近年来“打假”人数是否有所增加?

  工商:“打假队伍”确实在争议中不断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部分人利用商家的过失获利,作为谋生手段,而且越来越“团伙化”。

  晨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工商:经营者还是从自身找原因,加强企业管理。另外也希望消费者理性消费,保有一定的道德准则。

  晨报:商场面对熟面孔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工商:以往更多的商场和商家是息事宁人。但近日十余家大型商场联名写信,表达了共同抵制“非正常消费者”的意愿,同时他们也表示会督促商家进一步完善服务,不给“消费者”钻空子的机会。

  对话王海

  打假人只少不多

  “我觉得打假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著名打假人王海不等听完记者的发问,就迫不及待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层出不穷的“职业打假人”,王海认为消费者维权合情合理合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没有什么不妥。“如果他的维权方式真的触犯了法律,那是另外一个层面,如果他仅仅是践行法律赋予他的权利,有什么不可呢?”

  王海认为,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一直处在信息不对等的状态下,维权的人多了,商家增加了违法成本,才会收敛,“维权没有门槛,任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进入,买100条西裤也没什么不妥。”

  “国外有很多消费者组织,也有很多律师,当消费者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他们进行集体诉讼。”王海表示,国内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组织。“当然,希望商家的问题越来越少,让打假人都下岗。”

  两方观点

  支持:谁让商家有错在先

  大多数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预谋的索赔是公益也好,还是牟利也罢,都不排斥。“谁让商家有错在先呢!个人力量微薄,还真得多点这样的人治他们,要不总觉得消费者好欺负。”市民李女士说。

  反对:社会不需要寄生虫

  但也有一小部分消费者认为,社会不需要这样的恶意投诉。“他们整天找人家的问题,就像寄生虫,动不动就威胁人,这不是让社会越来越乱么?”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刘士朋)

3号排行榜:职业打假人自曝收入赛白领 商家惹不起无奈赔钱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