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批援坦桑尼亚滨州医疗队:两年援坦 英雄归来

日用品 3号排行榜 评论

“医疗队员到坦桑,兄弟情谊似海洋……”在非洲中部广袤的红土地上、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传唱着一首名为《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的歌曲。与歌声相伴的是中国医生治病救人的动人故事。 2013年8月,我省派出第23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赴坦执行为期两年的援

第23批援坦桑尼亚滨州医疗队:两年援坦 英雄归来

第23批援坦桑尼亚滨州医疗队:两年援坦 英雄归来

  

   “医疗队员到坦桑,兄弟情谊似海洋……”在非洲中部广袤的红土地上、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传唱着一首名为《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的歌曲。与歌声相伴的是中国医生治病救人的动人故事。

   2013年8月,我省派出第23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赴坦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我市共有4名医师参加,他们是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朱建波、普外科主治医师高峰、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吴建华及滨州市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治医师张洪星。2015年9月21日,援坦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回国。近日,记者采访到了朱建波、高峰、吴建华三位医师。

   >>当地缺医少药的现状让援坦队员深感痛心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中部,赤道以南,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与我市相比,差距很大,朱建波医师和高峰医师初到坦桑尼亚姆索玛城的时候,眼前的一切恍若隔世。房屋低矮,时而可见颓壁残垣;分不清市里和郊区的区别,看不尽的崎岖坑洼;饮食单一、蔬菜稀缺,到了傍晚,几乎成了蚊虫的世界……

   这些,他们尚能一一适应、克服,但是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还是让这几位医师深感意外和痛心。目前坦桑尼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迟滞,艾滋病、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发病率极高,好多儿童因为疟疾或者其他寄生虫病死于肝脾肿大,死于腹水,这种在国内根本算不上严重的疾病,在这里却每天都在威胁着坦桑人民。可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硬件设施很不完善,医疗卫生器械极度匮乏,化验检查设备也很落后。

   缺医少药是姆索玛市立医院最大的特点。“在一次手术过程中,病人已经全麻,结果发现没有纱布,最后不得不停止手术。”高峰医师说,那里的手术室内苍蝇、蚊虫到处可见,医院甚至没有医用洗手液,有时只用洗衣粉清洗一下。就是在这样落后不堪的医疗条件下,他平均每周都要做七八台手术,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做了25台手术。

   “经常在医院、马路上碰到坦桑人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说‘拉菲克,强博’(斯瓦希里语:朋友,您好!),而且他们很多人都会说中文‘你好’。显然中国医生在这很受欢迎。”朱建波说,每每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尊重,援坦医师们就特别高兴,本来沉重的心因为当地人的善良轻松了许多。

   >>想方设法改善诊疗环境 提升诊疗层次

   当地的饮用水十分浑浊,并且还掺杂着动物粪便中的寄生虫卵,一切经口的水都必须要烧开,包括刷牙的水,餐具也必须要煮沸和高温消毒后才能使用,否则很容易感染疟疾等疾病。

   2013年8月中旬,正当一切逐渐步入正轨时,高峰和朱建波几乎同时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症状,一天腹泻十五六次。很快出现脱水情况,开始他们以为是急性胃肠炎,但口服抗生素后无效,发热、出汗也已出现。经验丰富的医疗队黄达队长断定是疟疾!口服奎宁药物后,黄队长告诉他们,目前静脉补液药品已经过期,只能口服补液了。他们只好忍受药物引起的胃痛,自己口服盐水。足足经过两天的煎熬他们的病情才有所缓解。高峰说:“早早地经历这些,可以更清醒的认识到医疗援助工作的意义,可以尽快投入到工作中,为坦桑人民解除病痛。”

   吴建华医师则与其他地市的队员在多多麻医院援助。他的第一个病人是个21岁的女孩,双侧声带息肉。术前他检查了手术器械,冷光源只剩一个灯泡亮,其它器械没问题。刚上台,冷光源仅剩的一个灯泡也坏了。病人已插管全麻躺在手术台上,吴建华急坏了,黑人医助和麻醉师站在那,只是望着他。吴建华赶紧试了试无影灯,但手术位置太深,怎么也照不进去。情急之下,他想起了新买的手机带着手电筒功能。“在手机微弱的灯光下,我艰难地完成了我在坦桑尼亚多多马市的第一台手术。”吴建华医师说。

   随着工作的开展,他们逐渐总结出一套完全不同于国内的诊疗方案,就是用最少的辅助检查做最接近正确的诊断,用最少的药物做最有效的治疗,“虽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诊疗的困境,但是总体上来说改善了诊疗环境,提升了诊疗层次,增强了坦桑医护人员对中国专家的认同。”朱建波说。

   >>那种付出、那种滋味 值得一生回忆

   队员们虽身处异乡,但心与家人紧紧相连,一个越洋电话、一封信,常常会引起他们情绪波动。在坦的两年里,三位医师基本只能靠网络和家人取得联系,但是网速慢,经常断线,又时常停电。面对父母、妻儿,他有许多内疚和歉意,但对于他的援外医疗事业,他问心无憾。高峰和吴建华出国的时候,妻子都是正身怀六甲,他们走后不久,孩子就先后降生了,在这样重要的时刻,他们都没能陪在妻儿身边。

   朱建波启程去坦桑尼亚的时候,儿子还年幼,朱建波医师回家后,儿子跟他格外亲近,一直跟爸爸撒娇、嬉闹。有一次儿子闹腾得非常厉害的时候,朱建波跟儿子开玩笑说:“你再淘气,我就去国外工作了……”可令朱建波意外而又心疼的是,没等他说完,儿子居然信以为真哭了起来,“我知道,孩子是太舍不得了。”朱大夫说,他以后再也不跟儿子开这类玩笑了。

   2014年春节,当国内万家灯火齐团聚庆新年的时候,高峰却连夜做了4台手术,他这样说道:“忙起来也好,免得想家。”高峰医师说:“逢年过节有时候想想心里不是滋味,但是再看看当地的民众那么需要我们,我就觉得自己来的有价值。”医疗队团结协作、高度负责的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交口称赞。

   工作之余,三位医师还参加了大量的义诊和捐赠活动,给学校学生捐赠足球、蚊帐等等,利用医疗队的影响力,请来中资公司出设备帮助当地建设民居,朱建波还在当地医学院兼职教学任务。

   援坦医疗队队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一腔爱国热情化作对坦桑尼亚人民的深情厚谊,全身心投入到为坦桑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去。一系列的援助活动,使得援坦医疗队与坦桑尼亚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临走时,许多受到医疗队帮助过的民众自发的前来送行、送纪念品。三位援坦医师不约而同说,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一生之中最为值得回忆的往事。

   晚报记者 高 超 实习生 孙 杰 通 讯 员 姜 红 赵 岩

3号排行榜:第23批援坦桑尼亚滨州医疗队:两年援坦 英雄归来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