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钱,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几千个字,值吗?

奢侈品 http://www.phb3.com/ 评论

“一片甲骨惊天下”。 1899年,古董商给时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领导者)的王懿荣送来了一些甲骨。 看到甲骨上的文字刻画,有着深厚金石学功底的王懿荣非常震惊。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比金文更加古老的一种文字,因而

  “一片甲骨惊天下”。
  1899年,古董商给时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领导者)的王懿荣送来了一些甲骨。
  看到甲骨上的文字刻画,有着深厚金石学功底的王懿荣非常震惊。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比金文更加古老的一种文字,因而“见之狂喜”,开始重金收购。

这么多钱,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几千个字,值吗?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数字报
  惊现于世的甲骨文,在20世纪初的学术界引起了一场“地震”。120年来,甲骨文从数千年沉睡中被逐渐唤醒,为研究中华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史证资料。
  10月18至20日,在河南安阳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甲骨文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与爱好者齐聚一堂,共议甲骨文的过去与未来。

这么多钱,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几千个字,值吗?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今年,我们迎来了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新世纪、新机遇,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在甲骨文的整理保护与科学研究方面,应该有新的作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表示。
  甲骨文让我们“知来处”
  虽然我们天天都在书写汉字,但在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就只能追溯到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篆、小篆等。
  “而甲骨文,让我们知道了公元前14到12世纪的汉字是什么样子,它完整、系统的形态和面貌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介绍。
  甲骨文告诉世人,今天的汉字从哪里来;为什么有这样的造型、读音和意义。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系统,它给我们带来新的、特别的认识。
  不仅仅是文字,甲骨文还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讲中国历史,往往会提到司马迁的《史记》。晚清时,有一股“疑古”风,有学者认为早期很多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一度颠覆了中国传统学人的中国史学观念。
  而甲骨文的发现,首次以文字实物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殷商王朝的面貌,它记下了这个时代王室祭祀和战争等活动,保留了当时比较完整的礼制上的信息。“我们也从中知道,虽然司马迁一些记录有误,但《史记》整体记载的是历史是信史。”黄德宽说。
  由甲骨文的发现所带动的中国殷墟考古,则是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长王巍指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殷墟的发现和殷墟考古的开始。1899年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1915年罗振玉经过考察,得知这些甲骨是出在殷墟,1928年,当时的中研院开展了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首次发掘,主要目的就是发现甲骨。应该说,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了中国考古机构第一次科学地开展考古发掘。”王巍强调。
  大半甲骨文仍未被认出
  百余年来,甲骨学研究早已超出一国界限,成为国际性学问,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不断涌现。对甲骨文的研究,也越发有技术性、综合性。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甲骨文已经发现了120周年,是不是研究得差不多了?
  “还早着呢!”黄德宽说,光是甲骨文的释读,就还有很多障碍。学者编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达4300多个,其中2000多字有人进行过研究,但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个左右。“好认的已经认出来了,这剩下的未识和未定字,都是‘硬骨头’”。
  2019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公告称,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一字10万元!不过,黄德宽提醒,甲骨文的释读需要大量专业知识,非普通爱好者所能为也。“我希望更多人热爱甲骨文,但不要花时间去考证甲骨文。”
  对于甲骨文的片数,目前也没有准确说法。黄德宽说,甲骨片分散世界各地,说法从9万到16万片不等,差距较大。
  而从理论上来说,破碎的甲骨应该能够还原成若干完整的龟甲,这就是甲骨文的缀合。黄德宽介绍,有些老先生一辈子都在从事甲骨文缀合的研究。“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项目也想用现代手段,通过机器的智慧为缀合提供参考,但还是很不容易。
  甲骨文的断代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甲骨文存续时间约有270多年,如果一股脑把200多年的历史放在一起研究,难度太高。要研究利用甲骨,就得把这么多甲骨片的年代定好。当然,同样也困难难重重。
  甲骨文文化价值有待挖掘
  甲骨文研究始终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早在建国之初,国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就把甲骨文的整理和研究列入历史学科的重要科目。
  多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甲骨文研究,不断为甲骨学发展注入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介绍,为了推动甲骨学研究的发展,国家社科基金设置了“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教育部、国家语委设置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科研项目”,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项目、资金和体制保障。
  为什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研究已经不再使用的古老文字?在黄德宽看来,这就是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无价的,历史是无价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同样也有着先人的烙印。“那么,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民族,我们应该追溯文明的过去。先人留下来的东西,我们怎么能不知道是什么呢?”黄德宽反问。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甲骨文的研究浩渺无边。“我们说甲骨文等古文字要加强研究和应用,为什么会提到‘应用’?”她解释,甲骨文发现以来的研究大多从历史学角度进行,但对其所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和思想的挖掘,目前还没做到位。“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编辑:李智恒】

3号排行榜:这么多钱,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几千个字,值吗?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