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至元通宝”

奢侈品 http://www.phb3.com/ 评论

耐人寻味的“至元通宝” 2004年11月05日10:03 人民网 冯凯声 “至元通宝”铸造于元代至元年间,即公元1264-1294年。据史书记载,“至元通宝”版别众多,大小不等,钱文有汉文和巴思巴文两种,由于铸期仅有数月,故而遗存不多。我的这枚“至元通宝”为汉文


耐人寻味的“至元通宝”
 
2004年11月05日10:03 人民网  
 

  冯凯声

  “至元通宝”铸造于元代至元年间,即公元1264-1294年。据史书记载,“至元通宝”版别众多,大小不等,钱文有汉文和巴思巴文两种,由于铸期仅有数月,故而遗存不多。我的这枚“至元通宝”为汉文小平钱,直径2.5厘米,郭细肉厚,穿孔适中,外观古拙陈旧,铜质粗糙坚硬,风格质朴庄重,正面钱文为楷书“至元通宝”,字体工整挺拔、浑厚有力。此钱虽然在规格样式上效仿宋代钱币,但是游牧民族的风格特色仍然显露无遗,与外观精致典雅、铜质细腻光滑、钱文清丽娟秀且温润婉媚的宋钱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蒙古民族粗犷豪放的精神气质和讲求自然实用的审美趋向。“

  至元通宝”是随着中世纪蒙古的崛起和元帝国的建立应运而生。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蒙古人虽然依仗强悍的骑兵军团征服了一系列文明程度较高的封建王朝,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在入主中原之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高雅绚丽和辉煌灿烂使征服者深受震撼,称羡不已。汉文化的强势地位和独特魅力以及统治汉地的实际需要使元朝统治者逐渐接受并采用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建立货币制度即是其中之一。当时,中原地区使用货币的历史已达两千余年,到两宋时货币制度渐趋成熟。元帝国疆域辽阔,海陆交通发达,中外贸易往来频繁,江南地区的商业一度繁荣兴盛。在这种经济形势的推动下,元朝政府仿效宋代币制确立了不兑换的纸币本位制。有元一代,政府因强制发行纸币“宝钞”,对金属货币的铸造严格限制,所以铜钱数量之少可谓空前绝后。元代铜钱分为“官铸钱”和“供养钱”两种。“供养钱”是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时专门用于供奉神灵的私人铸币。“官铸钱”是由元朝政府监督铸造的铜钱,种类较多,其中就包括“至元通宝”。虽然蒙古统治者多次颁布禁止使用金属货币的法令,但在民间,“至元通宝”等铜钱仍有少量流通,为当时的商业贸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的这枚“至元通宝”是元代建立货币制度后的代表作品,虽然其铸造工艺和文化价值无法与宋钱媲美,但却客观生动地反映了元代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时,它见证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元帝国的形成与发展,见证了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融合,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来源:北京日报

3号排行榜:耐人寻味的“至元通宝”

喜欢 (1)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