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烟酒 http://www.phb3.com/ 评论

原标题: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4月4日,正清日,“小蝶儿”来到八和墓园祭拜。八和墓园是国内唯一一座“梨园公墓”,位于广州闹市区,共有190多座墓穴,多数为粤剧伶人与家人的合墓。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八和墓园。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走

  原标题: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4月4日,正清日,“小蝶儿”来到八和墓园祭拜。八和墓园是国内唯一一座“梨园公墓”,位于广州闹市区,共有190多座墓穴,多数为粤剧伶人与家人的合墓。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八和墓园。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走马岗。

  3月30日8时55分,63岁的李日河蹲在一株芒果树前。把清澈的松节油浇入红漆罐,再拿木棍搅匀。他走到粤剧名伶、武生叶大富的墓前。

  墓碑上的红字淡了。

  坐下,身体微微后仰,木凳前脚翘起,李日河拿极细的毛笔沾了油,给字填新漆:“南海,公元1991年清明吉日,叶公大富,叶母何氏、叶母惠珍合墓,众房子女孙同敬立。”

  “描红”是每年清明的“例牌”。

  要选个吉日开工。今年,他选的是3月10日,丙申年辛卯月辛卯日,农历二月初二,历书上写着“宜动土”。

  9时55分,李日河累了。

  一个小时,描了5块碑。有的墓碑字笔画宽,2 0分钟才能描完。描太久,腰会疼。7 3 6平方米的墓园,2 0 1块墓碑。开工以来,五六罐红油漆已用完,上百个墓碑的字被翻了新。

  走到墓园东北角平房前,他坐在木凳上,跷起双脚,点着一根椰树牌香烟。

  清明节,到了。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上世纪初期,李日河的爷爷李祖礼便开始为八和墓园守墓,经过父亲、再到他这一代,已经是三代人接班守墓。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正清日

  4月4日,7时。八和墓园八公里外,恩宁路177号。

  81岁的“小蝶儿”提着3斤烧肉,跨进八和会馆的木门。每年清明,她都准备三份祭品。其中两份给八和会馆和隔壁的銮舆堂。每份2个苹果、4个包子和1块烧肉。

  最大那份,有12个包子、8个苹果、2斤烧肉、一盒“发财糖”(红糖切粒)、一瓶米酒和一瓶茶,给八和墓园。

  把祭品放在粉红色塑料盆上,正对会馆东南角香炉,倒上酒,她点燃香烛。

  “小蝶儿”生于粤剧世家,八和子弟。

  “小蝶儿”是艺名,学名叫严笑芳。她的生父是被誉为粤剧“武生王”、行内尊称为“四叔”的“靓次伯”。母亲“蝴蝶女”也是粤剧花旦名伶。

  “小蝶儿”说,八和会馆是粤剧伶人的“老祖宗”,就像城中村里的祠堂。八和墓园,是八和会馆买下,用来安葬去世八和子弟的公共墓园。

  以前,那里不叫走马岗,叫松岗;以前,那里没有围墙,周边也没有皮革仓库。从薛觉先墓东望,20米外,有座大水塘。

  著名粤剧演员,被誉为“粤剧伶王”、“万能老倌”的薛觉先的墓是最大的。6平方米大,5米高。

  1956年10月30日,演出《花染状元红》时,53岁的薛觉先因病不适,却强撑谢幕。送院次日便与世长辞。

  那年,“小蝶儿”21岁。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4月4日,八和墓园,李日河一早在给铁桶打洞。一会这里将迎来一大波前来祭拜的人,这些铁桶用于烧纸钱。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守墓人

  7时55分,李日河骑辆26女式自行车,从走马岗北拐上斜坡,沿皮革仓库边小路来到墓园,把车推到门口龙眼树下。这天,他没穿那件褐色掉线的毛线背心,换了件左胸有口袋的褐色长衫。墓园铁皮门上,用黑色油性笔手写着他的手机号。平常墓园铁门紧锁。如有人拜祭,就打他的电话。

  “正清日”是他一年中最忙的一天。

  李家三代人替八和守墓。

  李家祖辈种田,毗邻墓园。李日河的爷爷李祖礼爱看戏,跟八和会馆一直有交往。他的父亲李德成爱看戏,跟粤剧知名武生黄君武私交甚笃。偶尔会接到他的邀请,从松岗走到上下九的陶陶居喝茶、看戏。八和墓园,就像小李日河的游乐场。

  爷爷、父亲、母亲和弟弟李日海都照看过墓园。

  现在,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李日恒和弟弟,都安眠在八和墓园。

  守墓,轮到了李日河。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4月4日,正清日,早上九点多的八和墓园就已经热闹非凡,一改平日的冷清。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梨园冢

  墓园坐西朝东。墓碑从东到西,立了10排。

  墓园北面,种着芒果、木瓜、枇杷和粉蕉。树,大都是母亲和弟弟种的,枇杷果已有核桃大。有些墓碑后还种着松树,那是家属掏钱让李家人种的。有的枝繁叶茂,有的才出新芽。

  李日河打开收录机,换上深蓝色拖鞋,卷起裤腿,开始扫净落叶。他不爱听戏。U盘里,儿子给存了几百首歌。

  上百位八和后人来此拜祭,墓园里香雾缭绕。

  以前,墓碑上大多没有照片,只有名字。

  有些名字生前曾星光熠熠:薛觉先的老婆、电影明星、粤剧红伶唐雪卿,亦是阮玲玉的闺蜜;粤剧乐师,被誉为“打锣王”的罗家树是香港演员罗家英的伯父……

  墓园里埋葬的,还有不少孤苦无依的八和子弟。那些10厘米高的小石碑,孤零零地错落在描了红的墓碑周边。没描红,也不会有人来拜祭。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八和墓园,部分墓碑没有刻名字。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伶人祭

  9时06分,“小蝶儿”来到墓园。

  她穿了件蓝色牛仔衫,脚踩一双回力款运动布鞋,和姊妹“文姬”、阿青(化名)、亲戚阿珍,拎着三大包祭品,抱着鲜花,踏进墓园。

  在石台上铺好报纸,“小蝶儿”摆上咸甜各6个包子、8个苹果和一盒“发财糖”。

  “哎呀,忘记带烧肉了!”

  “今年吃斋,有怪莫怪。”

  她跪在薛觉先墓前,六杯酒茶洒在水泥地上。站起来,双手合十,念叨“不要怪没记性”。

  围着一米粗、半米高的铁皮桶,“小蝶儿”烧纸:“师兄叔父,过来受领”。201块墓碑,她准备了330份冥币衣纸。“很多墓碑没有名字。”小蝶说,希望每位死者都能单独领一份。

  薛墓北侧,李日海的墓前香火不断。

  他为八和墓园守墓20余年。不少来拜山的人都会给他上香,有些还会在墓前摆放芒果和龙眼。

  八和会馆的杨玉姬递给李日河一个200元的红包。

  “小蝶儿”把祭品收进塑料袋,走向李日河,“今年出门忘记带烧肉,这些给你,唔该晒你啊河叔”。

  李日河呵呵一笑:“没关系”。接过祭品,放到小平房的桌上。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4月4日,八和会馆的人前来扫墓并给了守墓人一个装了钱的包,李日河开收条给她。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英雄饭

  两间小平房,26平方米。

  靠北面那间,有几十个油漆桶和一个铺满灰尘的4 8格木架。木架是李日海生前所做。其中三格,放着三罐骨灰,陶瓷瓶都套着袋子。

  李日河不知道他们是谁,“有八和子弟,也有他们的亲戚”,放这儿已有10年。每年清明,他们的家人会来,把骨灰盒搬出来拜祭,再搬回木架子上。

  墓园东北角,还露天搁着一具“金塔”(骷髅)和两个骨灰盒。他们是“无主”的死者。没人拜祭,也没人安排后事。

  李日河没有处置的权力。

  以前,墓园里埋的都是孤苦无依的八和子弟。后来,有些名伶自愿葬身于此。有后人祭拜的墓,碑越做越大。没后人拜祭的墓,有的只余20厘米的碑位。

  10点过,“小蝶儿”开始派“发财糖”。

  塞给几位姐妹,“一定要吃,不吃不行”。这是传统。以前,粤剧班子每到陌生地方演出,都要“拜完先人、吃发财糖”,这样才吉利。

  祭拜完,“小蝶儿”要走了。中午要去吃“英雄饭”。

  去第十甫路46号转入仁恕里的“九爷鸡”饭店,清明祭拜后吃“英雄饭”,也是传统:“讲究意头,肥肥利利,有烧肉就可以了,红皮赤壮,吃完之后身体健康”。

  以前人丁兴旺,要摆好几桌。

  八和子弟不断病故。拜山的人越来越少。今年,吃“英雄饭”的只剩5个人:除了亲戚阿珍,在座的只有81岁的“小蝶儿”、82岁的“谢文姬”、82岁的“杨玉姬”、年过七旬的“黎帼仪”,都曾是粤剧花旦。

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八和墓园,墓园的角落还放有骨灰盒,没有下葬。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谁接班?

  打理会馆事务,“小蝶儿”想找个“接班人”。

  可找了五年,没找到。

  李日河走回平房,煮面吃。祭品大多不会带回家,而是送给有需要的人。14时许,墓园里,大雨滂沱。

  “儿子都读过大学,不可能再来守墓。”

  “弟弟说过,会保佑我身体健康。”

  “只要身体健康,就会一直守下去。”

  “以后,谁来接班?”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芬 实习生 湛婷

3号排行榜:不一样的墓园:广州“梨园公墓”清明祭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