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地理之最 3号排行榜 评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引言 我国这些年一直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调各地区在抓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只顾经济,而将生态问题完全置于脑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虽然短期内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但损害的缺是人们长期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展望

引言

    我国这些年一直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调各地区在抓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只顾经济,而将生态问题完全置于脑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虽然短期内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但损害的缺是人们长期的利益,是得不偿失的。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扭转,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1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紧迫现状

1.1城市环境污染态势严重

    (1)大气环境污染严重:虽然我国大气污染近些年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冬季,雾霾天还总是会出现,这跟我国长期使用燃煤有很大关系,煤炭消耗大,导致部分地区酸雨污染严重,尤以西南和东南部酸雨区最为突出。

    (2)水环境污染呈现恶化:全国各大河流湖泊有近半数受到严重污染,将近90010的城市水质超标,几千公里河段内的鱼类几乎全部灭绝,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中小河流不满足渔业水质标准,每年的污染死鱼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四亿元之多,严重威胁到了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

    (3)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依然严重:城市道路噪声污染严重,且很多城市呈现恶化态势,据相关数据监测,大多数城市噪声声级超标,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噪声污染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环境中,还存在另一大污染现象,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每年都在以两千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着,极大的威胁着城市居民生存健康,且城市垃圾也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着,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很有可能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

1.2生态破坏态势严重

    很多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自然资源大肆开发,导致过度开发严重,自然资源也没有得到合理使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断出现恶化和失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下:

    (1)很多物种濒临灭绝: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以及植物种类,然而在生态环境破坏之下,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命受到威胁,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五千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占比达百分之十五以上。

    (2)植被破坏严重:作为生态系统重要支柱之一的森林系统近些年破坏严重,成熟林储量已经大幅度减少,由于过度放牧,以及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我国草原资源也出现大面积退化、沙化现象,导致风沙严重。

    (3)土地退化严重:我国土地沙漠化自建国以来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目前面积已达一百七十九万平方公里。

2 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面对以上各种严峻的生态危机,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我国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以彻底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打击一切人为破坏行为,举全国之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态势,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开展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我国实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水资源环境保护措施:为了杜绝各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给水资源环境带来的破坏,我国积极开展了全同水资源统筹兼顾工作,实施了将南方水资源引到北方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以及将黄河水引入山两三个主要能源城市,为其提供充足水源等重要举措,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破坏现象。

    (2)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各项工程开发建设中,提倡科学选址,最大程度减少土地、林地等资源的占用,尤其是在铁路、公路等较长线路的建设规划中,要对土地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尽量防止土地沙发及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将资源破坏率降到最低。同时对非牧场草地的开发进行严格监管,杜绝大面积过度开发现象。

    (3)森林、草原资源保护措施:森林和草原资源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些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将失去平衡,对空气质量等方面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对此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将部分重点生态功能区划为禁垦区、禁伐区,禁止一切垦伐放牧活动,有效的保护了森林和草原资源。

    (4)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措施:我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一切非法捕杀现象,严厉打击各种采集濒危生物的活动,切实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安危,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生物。

    (5)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措施:近些年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其生态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对此加强了各种海岸工程的审批程序,对海洋资源过度围垦等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加强对沿海防护林、珊瑚礁等资源的保护,防止这些宝贵资源遭受破坏。

    (6)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是不容小觑的,矿产开发带来的水质污染、周边环境破坏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严格要求开采单位在采矿过程中要选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开采方式,以及选择最佳工期和开采区域。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严格防范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7)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而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势必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提出,要对旅游区进行游客容量控制,使其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对旅游线路也要进行精心规划,确保其旅游设施建设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杜绝过度开发建设现象。

3 我国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向建议

#p#分页标题#e#

    虽然通过以上国家实施的各项举措,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但是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是特别完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且现有法规过于原则化,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下面我们从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向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1)针对环境立法确立各项基本原则:如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及农村各种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现象预防原则,污染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原则,对跨界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原则,以及公民义务责任监督原则。通过确立这些原则,严格规范各地区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的施工生产等活动,严厉打击各种污染现象,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该体系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要和国家整体调控机制的发展相符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纳入到经济立法当中,在进行经济决策之时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将二者有机结合,避免只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经济决策必须是建立环境保护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毋容置疑;其次要对环境与资源法律进不断完善,构建一个涵盖多方面法律要求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体系涉及环境基本法、程序法等等;最后要将立法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环境条约和标准,建立与之配套的国内立法,实现二者的有力衔接,国际上的相关环境保护条例已经非常完善,且已经有一定的实施经验,我们将之加以利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3)健全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例如将排污费、环境审计等进行明文规定纳入到环境保护法律中,使相关法律制度更加完善、公正和透明,并明确环境保护基本目标,如对各种生态环境污染进行综合管控就是一个重点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以目标为方向进行精细化的控制,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防止生态环境破坏最有力的措施,有了法律的监督,各地区部门和企业才能严格规范其行为,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位。

    (4)将环境行政管理与经济手段相结合:针对众多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合理采用经济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如对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对各类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同时开展排污权交易等等,通过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一系列举措,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律监管基础之上。

    (5)确保公众参与制度化、信息公开化:人们群众是环境保护最大受益者,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离不开群众的力量,我国之所以多年来环保成效不高,很大程度上与人民群众参与权利得不到保障有关系,因此国家应当保障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将其制度化,号召群众的力量,监督检举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监督作用。其次,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环境信息要实现公开化、透明化,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要落实的基本原则,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信息有知情权,相关部门切勿自说自话,要切实保障公民权利。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以及管控措施的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环境保护之路还远远没有走完,或者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应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促使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自:《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年第2

3号排行榜: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