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长江刀鱼长大的这群“萌宠”,你见过吗?

动物之最 http://www.phb3.com/ 评论

不久前,南京又被人民日报点名了! 4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礼让江豚,自然赢得叫好》,就南京为江豚修改过江通道方案一事评论:一条便捷的过江通道,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必不可少;而一座突然出现在熟悉江域的陌生水泥桥塔,对于江豚宝宝们来说,则

不久前,南京又被人民日报点名了!

4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礼让江豚,自然赢得叫好》,就南京为江豚修改过江通道方案一事评论:“一条便捷的过江通道,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必不可少;而一座突然出现在熟悉江域的陌生水泥桥塔,对于江豚宝宝们来说,则成了可怕的‘拦路虎’。带着一份在乎、走心,在过江通道面前,江豚的安危一点也没有被忽视,人们找到了两全之策。”

长江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等级,已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准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堪称“水中大熊猫”。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覆盖了长江南京段90%的地区。

最新科考显示,南京江豚保护区的江豚数量呈增长趋势。

如今,南京的江面上时常能看到这群“萌宠”嬉戏打闹的景象。岸边,举着手机、相机的市民,用欢呼声迎接着它们的每一次跃出水面。南京,成了整个长江流域唯一在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城市。 

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图景,南京是如何实现的?

01为什么要保护江豚?

长江江豚是中国特有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流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因为天生一副微笑的模样,江豚又被称作“长江的微笑”。 

1

水中嬉戏的江豚。袁屏 摄

作为长江流域内食物链顶端的指示物种,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它们的数量,直观反映着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1991年,约2700头;2006年,约1800头;2012年,约1045头;2017年,约1012头……近3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不断衰减,折射出的,是长江生态系统面临的沉重压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生态保护。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南京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根本遵循。 

2018年4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在专题研究我市滨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处在长江江苏段的最上游,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中肩负特殊使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南京的生命河。 

在近日召开的长江大保护(南京)现场推进会议上,张敬华再次重申,南京坚持全市域共抓大保护,切实强化省会担当,扛起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对江豚栖息地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能够带动对食物链下端其他生物的栖息地环境保护和恢复。保护好江豚,就意味着更好地推动长江生态系统的修复。 

02江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人类活动是造成长江江豚濒临灭绝的根本威胁。

“粮食危机”。江豚的食物包括江刀鱼鲦鱼(鰺鲦)、“四大家鱼”的幼鱼等体型较小的鱼类。长期渔业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枯竭;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岸线固化、沿岸大量自然湿地消失导致鱼类生存空间萎缩。“没得吃”,是江豚数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 

水域污染。江豚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排放等,危害其免疫和生殖系统。垃圾还会给江豚带来直接伤害。 

航运干扰。大量船舶穿行,挤占了江豚生存空间,造成碰撞等直接伤害。尤其是大型船舶产生的噪音,对靠声呐系统捕食、交流的江豚会产生不利影响。 

建设影响。港口、码头、岸基等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江豚的栖息环境。比如,工程爆破会直接伤害江豚,航道的改变也会影响江豚的栖息地生存环境和种群迁移交流。

根据南京权威部门的调查,2015年时,长江南京段江豚仅剩20-30头。

03留住“长江的微笑”,南京做了哪些努力?

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对江豚实施保护。当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上游起自江宁区新生洲,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下游至南京长江大桥,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0.25平方公里、缓冲区23.66平方公里、实验区33.01平方公里。 

宁愿牺牲GDP也要让“微笑”永驻长江,南京聚焦问题补短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投入长江保护修复的攻坚战。

开展沿江非法码头整治。对保护区长江沿线码头、船厂进行综合整治,拆除、搬迁了长江三桥至二桥段所有生产性码头,清理取缔沿江全部27处非法码头,退让长江岸线资源3.5公里,完成生态复绿面积95万平方米。 

重点工程“为江豚让路”。南京新一轮过江通道规划中,有5条涉及江豚保护区。不久前,锦文路过江通道为江豚修改了设计方案,新桥梁线位从保护区的核心区边缘迁移到缓冲区,并取消了江中桥塔。正在建设的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位于江豚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选择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施工期与运营期对江豚基本无影响。 

增殖放流。连续10多年累计投放超过3亿尾苗种、超百万斤大规格鱼种,逐步实现全面禁捕。

2

警航巡查长江水域。警方供图

建立规范化、常态化巡航巡护机制。仅2018年就组织岸线巡护315余次,江面巡航700余航次,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118次。 

通过各种宣传增强市民保护意识。2015年,保护区推动成立了南京江豚保护协会,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走进学校、社区宣讲江豚保护知识,带领市民到江边实地观察野生江豚,举办各类长江生态保护宣传主题活动。

3

保护区宣教厅内讲解江豚保护知识。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供图

2017年在南京启动的区域性长江江豚学考察初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11月,科考团队出江调查165天,发现江豚321群1134头次;同时,2018年保护区固定观测点共统计江豚出没1950头次,江豚活动日趋频繁。这说明,对长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已见成效。 

#p#分页标题#e#

“目前在几个固定观测点都可以稳定看到江豚和新生江豚,我觉得这几年的付出很值得。”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说,“最近,我参加中国水生哺乳动物考察团赴美国交流,国际同行和知名学者对南京的江豚保护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豚,已经拥有成为南京国际化城市生态名片的条件。”

04江豚保护如何做得更好?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已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市绿化园林局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一步,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破解保护难点,彰显特色亮点。

逐步完善保护区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位建设远程监控设施,首先在中山码头、南京长江三桥和新济洲建设三个固定监控点,实时监控江豚活动情况。建设固定观测站,在中山码头、鱼嘴湿地公园、绿水湾湿地公园、新济洲建设一定高度塔式观测站,用于日常科研监测、江豚爱好者观察以及查勘周边环境,取证违法行为。

4

定点观测江豚。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供图

科普宣传。设置保护区宣传牌,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保护氛围。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修复保护区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在江豚活动比较频繁、稳定的区域,组织开展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

45岁的杨金龙是长江边上土生土长的渔民。2016年,响应政府号召,杨金龙和浦口区100多名长江渔民弃渔上岸,他选择以江豚观测员的身份,在三桥观测点守护江豚。“只要长江生态保护需要我,我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江豚保护提供最基础但又最真实的监测资料,让‘微笑天使’在长江、在南京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3号排行榜:吃长江刀鱼长大的这群“萌宠”,你见过吗?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