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术“特种部队”、创建人才高端平台,首届沪江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召开

国家之最 http://www.phb3.com/ 评论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28日报道: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才汇聚和科技创新,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决定着一所高端学府的“软实力”。4月27日,上海理工大学举行首届沪江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光学工程专场),以学术论坛的方式,向与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28日报道: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才汇聚和科技创新,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决定着一所高端学府的“软实力”。4月27日,上海理工大学举行首届沪江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光学工程专场),以学术论坛的方式,向与会的60多位海内外青年学者展示上海理工的学术环境和人才引进政策。

庄松林院士、顾敏院士、谭久彬院士等多位光学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作客现场,并作主旨报告。顾敏院士发表《Artificial-intelligence nanophotonics: coming of age》学术报告;谭久彬院士作《超精密测量仪器与高端装备制造》学术报告;姜会林院士作《空间信息网络与激光通信》学术报告。在下午进行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超精密光学制造、太赫兹科学与技术、超快非线性光学、纳米光子学、精准波谱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分别展开专题交流。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

对于这种通过论坛广邀人才的方式,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此次论坛的重要目的,就是吸引各地青年才俊的目光,了解上海理工在光学工程领域的发展优势。多年来,上海理工在庄松林院士的带领下,围绕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良好的学术环境,正是留住人才的重量级砝码。“人才到上海理工来,能够得到更高端的学科思想的汇聚。希望将这些正在读书或刚毕业的青年才俊吸引到上海理工,让上海理工成为他们事业扬帆的起点。”

同上海其他大型顶尖高校相比,上海理工从办学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但上海理工在招揽人才、发展优势学科上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新路。相比“全面铺开”的发展方式,上海理工选择了“抓重点”,致力于创建特色学科平台。“学校的定位是核心技术、光电技术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技术开发,从源头上解决技术缺陷。”

与会海内外青年学者

2018年,上海理工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试点单位,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推进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以光学工程为例,学校将围绕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纳米光子学等若干方面深入展开,从学术上打造一支人才“特种部队”。此外,学校将大力发展“医工结合”,让老师和医生合作,解决医生提出的实际需求进行科技攻关,最终将科研成果在本地实现转化,目前已经接到了100多项来自医生的“需求清单”。

据丁晓东校长透露,目前上海理工在一流学科编制上暂时没有人数限制,对于优秀人才的吸纳,学校将尽可能给予支持。“我们要利用上海综合优势、上海理工大学综合平台吸引人才,例如在光学工程专业提供最好的实验环境、实验设备和团队,给予人才比较丰厚的资助。此外,考虑到青年学者的家庭稳定,根据他们子女年龄普遍较小的情况,校方也在积极落实解决人才子女的上学难、看病难问题,尽最大能力提供福利和政策上的优惠。”

3号排行榜:打造学术“特种部队”、创建人才高端平台,首届沪江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召开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