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的“国际大都市”?

国家之最 http://www.phb3.com/ 评论

据香港《文汇报》发自北京的报道,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日前作客中科院“科学在线”访谈时指出,目前共有48个中国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与此同时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困境的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

  据香港《文汇报》发自北京的报道,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日前作客中科院“科学在线”访谈时指出,目前共有48个中国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与此同时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困境的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  
 
 
 
(详见中国新闻网13日报道)

  “国际”二字在中国的中小城市建设中似乎非常中听,而且变得越来越时髦,只是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国际大都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们有没有想过,你的“建设”是拿什么来支撑的?有没有必要把一个连居民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搞好的城市整出一个“国际”的样子?

  也难怪陆大道院士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增加尚不能够适应如此冒进的城镇化,以及迅疾的空间扩展,因此势必造成极大风险和危害。”可以看得出来的是,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总人口也就是在300万左右,然而很多当地的决策者认为城市面积、建筑应该是“国际化”的一个标志,因此不惜以牺牲群众利益来实现城市面积的扩展和建筑的翻新。城镇化的本意并没有错,但是为什么在一种几乎只是梦想的规划面前,利民政策的“骨架”和精髓都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在目前的城市扩张建设中,很多地方的决策机构似乎并不能够真正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实际构架和组成因素,以为把旧楼拆了,盖几座豪华大厦,这就是在向“国际”靠拢了。当然,这只是笔者作的一个简单的比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无法从现象中准确发现这些“国际化”措施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

  从过去一段时间和目前的情况看,在中国,像上海这样的具备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的城市屈指可数。而像兰州、贵阳、烟台等这样的中小型城市,在目前的这种发展状态下,有什么条件建设“国际大都市”?说白了:你建得起来吗?制定建设目标、规划城市远景无可厚非,但是盲目地把这种“建设热情”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情况下扩散开来,那谁都不敢肯定这个城市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

  城市的扩张速度与民众的生活水平在众多地方严重不协调,在面对瞬间拔地而起的高楼时,很多人望而生畏、黯然伤神,他们似乎失去了号称“国际大都市”的应有的起码的民生关怀。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其中的很多人曾经是土地等重要资源的贡献者,然而他们似乎并不享有“国际大都市”的任何恩赐。生活无保障的人们徘徊在豪华办公大楼旁边时,也许对某种权威依然是那么敬畏,当手里的上访材料终于辗转到了某人办公桌上时,不知道那些曾经下令拆房征地的官员站在宽大的窗户前,会想些什么呢?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和谐城市的衡量标准并不是“国际化”程度有多高,而是民众是否有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管理者是否有适当的管理方式。如果城市的建设不能适应民众生活,我们就得怀疑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初衷。因此,总得问问:你们是为谁在建设“国际大都市”?

(责任编辑:李清)

3号排行榜:究竟是谁的“国际大都市”?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