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达坠落:停摆与7000万欠债,中小快递加速被碾压

物流运输 http://www.phb3.com/ 评论

4月9日,北京寒雨戚戚,位于亦庄的如风达快递总部门口,仍有几名如风达的员工和债主在凄风苦雨中守着。一个月前这些债主曾组了数百人的讨债队伍挤在这里等着如风达付工资和回款,却只等来了新老股东的隔空撕逼,新股东深圳通用物流撕毁了收购协议,原股东

4月9日,北京寒雨戚戚,位于亦庄的如风达快递总部门口,仍有几名如风达的员工和债主在凄风苦雨中守着。一个月前这些债主曾组了数百人的讨债队伍挤在这里等着如风达付工资和回款,却只等来了新老股东的隔空撕逼,新股东深圳通用物流撕毁了收购协议,原股东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方面不愿负责。

如风达快递业务停摆了整整一个月,何时重启遥遥无期。欠款超过7000万元,新旧股东互相推诿,不愿承担欠款。“这是个死局了,估计只能破产清算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如风达高管说。

这个八年前发展势头上佳、六年前就盈亏平衡、日票量达30万件的快递绩优生,怎么沦落至此?背靠中信这棵“大树”却依旧无法扭转如风达衰败的命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两度卖身未能卖出美好的明天,如风达又给快递企业怎样的启示?

4月10日,一位如风达“深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详解了其中的秘密。

停摆与7000万欠债

“如风达停摆一个月有余,发不出工资,又欠了供应商数千万元。”接到爆料,4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赶到如风达亦庄总部,看到几十名讨债者围在其办公楼门口,而办公楼大门则被物业工作人员牢牢把住。

据现场如风达员工李章(化名)介绍, 3月11日如风达在其官网首页发布了一条“如风达运行异常动态公告”,宣布暂停公司部分业务。至此,如风达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供应商、合作商蜂拥而至,向如风达讨要欠款。

李章透露,从全国各地赶来总部的几百名讨债者,过去近一个月都是住在如风达办公大楼里,清明节放假前夜,大楼里的人都被驱逐出去,之后众人只能自己寻找住所。突然增加的住宿开销,使得几百人的讨债队伍缩减只剩下几十个代表在此坚守。

一位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显示,仅劳务派遣公司、物流公司等供应商方面,截至2月底,如风达欠款为4500万元。加上员工工资等,即使不算赔偿金,有接近7000万元的欠款。

4月8日下午一点,一名员工代表从如风达总部走出,为众人带来沟通的消息。该员工向如风达新股东深圳通用物流法人代表应航提出三个问题“商家回款的应收账款是多少?商家回款什么时候到账?到账之后怎么发?”但是这些问题均没有得到回答。

该员工代表也曾向如风达的新旧股东深圳通用物流与中信产业投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各出一部分钱来付清拖欠工资,但被拒绝。“虽然双方都没有明说,但是我感觉中信产业投资和通用物流都不想负责任。”该员工代表表示,目前只能寄希望于商家回款,员工才有可能拿到钱。“但是商家回款有多少,什么时候能到账也不知道。”

刘展是如风达西北分公司西安地区车队队长,他和另一位同伴作为西安地区员工代表已经待在北京一周左右,仍没有丝毫进展。刘展告诉记者,西安地区六十多名员工的工资自二月份拖欠至今,大概有五十多万,不包括押金、租金和供应商欠款。如今,如风达西安员工一部分人留在西安申请劳动仲裁,另外一部分就在北京如风达总部等待结果。

记者问其打算待到什么时候离开,刘展称,起初觉得要不到钱不回去,可现在只能身上钱花得差不多就回。“只能这样了,不然怎么办,有家要养”刘展神色黯然。

针对讨债者的诉求,记者向深圳通用物流和中信产业投资方面提出采访要求,没有得到回应。而在现场,记者看到新旧股东的通知,其中,如风达现股东深圳通用物流表示因如风达的经营发生重大变化,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的经营不一致,将终止合同。但如风达原有股东方面坚称已经完成股权变更和管理权转移,所有经营问题都应由深圳通用出面解决。双方迟迟就此问题僵持不下。

绩优生的失意

在总部现场,很多如风达的员工和供应商向记者感慨,没想到短短几年,如风达竟会沦落至此。

如风达快递公司成立于2008年,原属凡客诚品旗下全资自建的配送公司,专业经营最后一公里B2C配送业务。如风达内部高管曾磊(化名)向记者透露,当年如风达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期,但因战略失误,该公司没有挤进高品质快递行列的也未能登上淘宝的大船,其业务规模此后难获大增。随着凡客电商业务萎缩,如风达缺乏订单支撑,快递网络布局萎缩。

当年背靠凡客,如风达规模曾急剧膨胀,2008年时不足50人,2010年扩张到1260人,2011年猛增到5000人。但随着凡客成交量的下降,如风达也遭遇寒冬。如风达不仅未能消化凡客的物流成本,反而成为凡客的负担。凡客筹备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一张凡客的“典型”订单,构成大致如下:客单价108元,产品成本71.5元,物流成本14.5元;分摊到其中的营销成本26元,其他运营成本23元,而第三方快递公司每单收费只有几元。

因此,凡客对如风达的处置是瘦身和出售。2012年,如风达撤销了绝大部分网点,裁减了一半员工。2013年,如风达完成与凡客之间的资产剥离,转型为第三方快递公司,凡客是如风达的甲方客户。

“其实2013年时如风达已达到小有盈利了。”曾磊表示,当时如风达每日票件量可达30万票,在当年的快递公司里算是不错了,而且盈利可期,因此直营体系加盈利,如风达在市场里颇受瞩目,属于一只“绩优股”。

于是在凡客出现资金危机时,陈年选择将如风达出售出去,当时竞争者众,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全资子公司天地华宇集团最终以两亿元的低价接手了如风达。

投机心害了如风达

如风达的第一次“卖身”是给了实力雄厚的央企,使得许多人看好如风达未来的发展,然而事与愿违。“事实上,中信方面一直本着投资的心态而不是干实业的心态投资如风达。”曾磊表示,包装是中信方面擅长的,它对如风达的思路也是投资-包装-出手,希望在其手上包装增值后再高价出售。那几年国内快递市场热钱流动频繁,收购频发,顺丰的估值都达到数百亿元了,同样是直营体系的如风达也可以卖个好价钱。

“这种投机心阻碍了如风达业务的拓展,也成为如风达走到如此境地的原因之一。”曾磊不无遗憾地表示,中信内部无人了解物流,只是一头热想要投机这块市场,又没有准确合理的目标与战略,越做越差。

中信方面收购如风达后,将其并入自己收购的另外一家物流企业天地华宇集团进行整合,这就导致了三种文化冲突到一团。如风达属于民营企业,在被收购前已经走向市场化,而中信属于央企,双方融合已是问题,雪上加霜的是,还要应对混合基因的天地华宇。天地华宇原是民营企业,后被外企TNT集团合并,后来又被中信收购。“两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能够很好地融合实属不易,现在却要三家基因各异的企业进行融合,难度更大。”曾磊表示,文化和体制一脉相承,这样的三方融合,中间必然会出现谁也不服谁的问题,容易产生“山头主义”。

#p#分页标题#e#

所以事实上在第一次卖身后,如风达在长期的内耗中逐渐消沉,也错失发展良机。曾磊认为如风达本身是落地配出身,落地配是单向运作,只有送。而快递是双向运作,有取有送。由落地配向快递转变,不仅如风达自身要转变,还要求天地华宇要配合快递模式,从而导致整个运营体系都要改变,双方的融合过程是痛苦的,企业内部文化的不同加剧了转型的痛苦。

再者,中国电子商务的聚集度越来越高,造成流量的聚集度越来越高。京东、菜鸟等都并购许多落地配公司,目前除了当当网外,剩下所有的公司都被收编到了各自的电商阵营,给如风达的空间已不大。

曾磊透露,2016年到2017年,菜鸟曾多次与中信洽购如风达,当时菜鸟出价约四五亿元,可中信在如风达身上砸的钱已经高达7-8亿元,且中信对市场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将如风达出手,以至于后来竟然砸在手里。据一员工称,中信去年年底将如风达以45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深圳通用,简直是赔了一大笔。因为其历年投入料超过8.5亿元。

中小快递加速被碾压

如风达的命运令人嘘唏,也引发了公众对其他中小快递企业命运的关注。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顺丰、通达系等快递企业的强势崛起,类似如风达这类的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可谓是举步维艰,更有一些企业经受不住压力以至于相继倒下。过去两年,全峰、快捷快递、国通等相继陷入困境。

“不管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跟随商流变化而调整物流变化,必然要被淘汰出局。”曾磊认为,目前不是物流决定一切而是商流决定一切,商流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因此他觉得圆通是聪明的,因为圆通第一个接受阿里投资,“它充分认识到商流在变。”

相比较之下,当时中信拒绝了菜鸟的收购,无疑失去了借势上新的商流的机会。

“如风达虽然‘顺势’走对了,‘借势’却没有做好。”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在当时市场环境下,高品质快递被顺丰、邮政、宅急送等头部企业主导,如风达不具备高密度服务能力,但有个巨大的增量空间在电商件市场,虽然京东商场的物流难插足,可开放的淘宝件市场空间大,如风达没好登上淘宝大船,其业务规模此后难获大增。

杨达卿还表示,2017年初顺丰借壳上市后,快递领域头部企业格局基本已定,二三线快递要么做细分领域的矛,要么做头部企业的脚。而今,快递市场发展已经进入供应链生态圈阶段,除顺丰属于自建生态体系外,通达系基本融入阿里大生态圈,京东、苏宁也在构建商业、金融、物流协同的供应链生态圈。孤立生态圈外的企业,都很难与大生态下的企业对抗,如果又缺乏在细分市场矛做支撑,只能被大生态圈的车轮碾压。

3号排行榜:如风达坠落:停摆与7000万欠债,中小快递加速被碾压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