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经典电视剧重播的价值

电视剧 3号排行榜 评论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剧重播不再是单一线性传播,高度的交互性使经典电视剧在其原本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解构,其价值与内涵又有了新的延展,越来越多凝聚时代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通过重播重新绽放光彩,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关键词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剧重播不再是单一线性传播,高度的交互性使经典电视剧在其原本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解构,其价值与内涵又有了新的延展,越来越多凝聚时代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通过重播重新绽放光彩,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剧重播;解构;媒介联动

电视剧由于丰富的娱乐性成为广大受众最喜爱的影视艺术形式之一。世纪之交诞生了许多凝聚时代精神的经典电视剧作品,例如《大宅门》《康熙王朝》《士兵突击》等。但近年来电视剧制作呈现质量下滑的现象,大量不合格的“翻拍雷剧”和缺乏内涵的“神剧”播出,收视低迷,网络新媒体更是极大地分流了电视媒体的观众基数,在此前后夹击下电视台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再盲目高额收购新电视剧,开始更为谨慎地选择。经典电视剧受众基础广泛,成本低廉,在特殊节点上为了稳固经济效益,电视台会战略性地对经典电视剧进行重播。在我国,86版《西游记》已经重播了2000多次,《亮剑》在5年时间内重播过3000多次,而作为假期标配的《还珠格格》,湖南卫视一年之内就曾重播13次。虽然电视剧重播早已有之,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话语权已不再只掌握在强势媒体手中,电视剧重播也不只单单为电视台获益,更显现出宏观久远的长尾效应。新媒介的兴起与普及使观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最新播出资讯,低廉的使用成本使观众可以自由地在弹幕、评论、贴吧、论坛、微博话题中发表意见,使得在当下新媒体话语权下,经典电视剧的重播又产生了新的意义。

一、新媒体态势下重新解构电视剧,赋予其新内涵,延续经典

电视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优秀的电视剧凝聚着时代精神,反映着当代社会风貌,体现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与物质精神,创作者会建构完整的价值观并将其诉诸作品中。郭宝昌导演在《大宅门》中将封建家族的爱恨情仇体现得淋漓尽致,琼瑶小说改编剧大多体现新时代恋爱观,《鹿鼎记》中可以看到原著作者金庸的反英雄主义。优秀的影视作品塑造着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合理的叙事逻辑,相辅相成的主副线剧情,体现着富有内涵的文艺价值。经典电视剧重播千次还能够经久不衰,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供人反复欣赏研磨,更是体现了剧本的艺术性与完整性。因此,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有着其不可磨灭的价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审判。

中国经典电视剧在体现以上优点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地富有娱乐性,深厚的中华文化使得中国电视剧区别于西方电视“肥皂剧”概念而具有独特的艺术性。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剧政治隐喻的表达方式发生变化,隐退于对人性的思考中,“在通俗电视剧中中国官方主流文化与市民文化达到了妥协,主流意识形态修正自己的立场,市民文化登上历史的舞台”①。市民文化的兴起使得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眼中,优秀电视剧成为几代人儿时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才有了如《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的众多“假期神剧”。

电视剧重播吸引了以年轻人为主的互联网受众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对经典电视剧进行新型解读,作为童年记忆的经典电视剧除了本身对电视剧内容的记忆,还包括过去时间节点下观众自身包括环境在内的多重记忆,而对于电视剧本身更多是模糊的,因此不少观众在重播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儿时不能理解或者部分不符合当下价值观的剧情或者人物形象,进而在社交软件进行差异化解读,赋予经典作品新的意义,形成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比如《情深深雨蒙蒙》男主角何书桓“渣男”、《还珠格格》中令妃“心机girl”等都成为微博热搜话题。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观众对艺术作品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深度的理解,对于电视剧作品的阐释也自然而然赋予了时代精神。2014年寒假期间《天下粮仓》重播,“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下粮仓》的重播,不仅敲响了粮食危机的警钟,而且意在唤醒国人的忧患意识”②。将过去的经典作品与当下时政热点进行有效的结合解读,这正是电视剧重播产生的新的时代意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优秀电视剧作品经得起推敲,在《甄嬛传》《琅琊榜》大火后,不少观众通过二次三次重播在贴吧、知乎等论坛开启“隐藏剧情”的话题,引起极大的关注,并且在弹幕、评论、社交软件进行讨论交流,大量的电视剧内容被观众制作剪辑成不同的短视频、表情包进行再传播。部分优秀电视剧在首播时可能并未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不会泯于沧海,是金子总会发光,而新媒体更是为发现“金子”提供了有效途径。《士兵突击》首播收视低迷,但是在新媒介背景下依旧通过观众口碑证明了自身优势,重新赢得观众的心,并成为经典,彰显了经典电视剧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商业价值,而新媒体兴起更是为延续经典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

二、围绕剧作形成舆论场,推动优质电视剧创作

伴随商业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发展,消费主义唯收视率理念至上,电视剧制作方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开始哗众取宠,不顾剧本的艺术性、合理性、叙事性,启用演技浮夸、无内涵的流量演员,使得电视剧制作成为流水线影视工业产品,大量电视剧立意浅显,全然失去艺术性。过去质量差的电视剧,观众虽然也有意见,但是受限于条件,制作方并不会因为口碑差而受到舆论影响。如今,新媒体评论模式下观众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与建议,不再限于口头传播,在视频软件、微博等新媒体进行评论形成了话语场域的全民评论模式。“新媒体评论模式带给普通观众更多的言论自由。人们可以讨论角色扮演、剧情发展以及拍摄选取等,还可以在评论区互相交流看法。不论网络受众之间最终达成了共识还是产生了分歧,相比传统电视剧评价机制来说,都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③新媒体评价机制给受众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面对新剧的失望与旧剧的经典,观众自发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多方讨论,而新媒体的评价机制使受众能够及时反馈信息,经典电视剧对于受众而言已经形成了符号化意义,对于经典电视剧欣赏除了内容上的关注,更包含着对于新剧的期待视野。过去物质条件不发达仍然可以制作出优秀电视剧,而技术发达的今天却烂剧横行,观众的思考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微博话题、留言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的氛围,新剧作的导演、编剧等团队成员在此新媒体氛围下不得不接受受众批评,并进行学习改进。

#p#分页标题#e#

伴随着互联网盈利模式不断更新,在严格的广电审核体制下,网络电视剧跳脱出星级卫视的播放模式,在网络视频平台独家放送,《太子妃升职记》《白夜追凶》《法医秦明》等网剧由于制作团队年轻,极具创意,剧本富有深意与个性,紧抓网络受众心理,以较低成本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这是新媒体态势下影视作品的一大进步。

“导演是隐匿在作品背后的生产主体,而演员则是显露在作品最前端的生产主体。”④对于电视剧,最直观的是演员的表现力,在重播电视剧欣赏过程中观众自然而然会对演员所饰演的人物再次进行解读,由于对情节发展已经有了一定掌握,因此观众对于演员的神态、台词、肢体语言的合理度、分寸感会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究。郑晓龙导演曾表示,在我国电视剧重播版权购买体制下,导演与演员并不会有过多的经济利益的挂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重播一定程度上对于演员与导演的身价与名气还是有着极大的帮助。在新媒体语境下,观众对经典电视剧中演员演技的肯定,一方面能够提醒演员不要固化角色形象,进一步突破演技,另一方面也对新生代演员形成压力,推动新生代演员对自己塑造的角色多多揣摩。

三、高度的话语权充分满足受众心理,娱乐功能显著

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直强调对受众提供的娱乐功能。学者D·麦奎尔等人提出:“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剧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可以为受众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⑤于是,对现实生活无奈的观众将希望寄托在影视作品虚拟的空间里,想要在作品中获得身份认同感。然而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很难让受众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力量,此时电视剧重播凭借精品电视剧,使得广大观众产生品牌认知心理,观众会带着“滤镜”对经典电视剧进行欣赏、解析,这样的观影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娱乐心理,又使观众的怀旧心理集中体现在观影过程中。

“不少观众表示但凡听到主题曲响起,就把人带入那个曾经万人空巷的经典电视剧热播年代。”⑥在家庭氛围十分浓厚的电视剧重播情况下,与家人进行交流,直接引发怀旧话题,集体追忆的氛围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家庭和谐。当电视媒体线性传播不足以满足观众的表达欲时,青年观众会拿起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网络上表露自己的情绪,通过在视频网站实时搜索以及在弹幕、评论、朋友圈、微博、贴吧社区进行讨论,观众情绪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碰撞、释放并且引来他人的关注。因此,对经典电视剧的话题讨论屡见不鲜,引发原有观众的讨论热情,更会吸引新的观众群体,过去受限于时间、地点而无法观看或者没有完整观看的观众,大多是中年、老年群体,此时在新媒体即时性、内容海量性的特征下,年轻观众可以帮助这一群体进行经典电视剧搜索,进而重播欣赏。精品影视作品同样吸引着00后等年轻观众群体,例如《红楼梦》《渴望》《潜伏》《围城》等精品电视剧值得被新一代年轻观众重新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本身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好比春花朝阳,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闪烁着艺术的火花,伴着时代的主旋律,感染、激励着每一位观众。”⑦

四、能动地弘扬社会主旋律,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影视剧制作产业不平衡的发展问题体现在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较量上。随着国民文艺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保证节目的播出质量。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宣传效果来说,价格高昂的新剧引入不论对电视台还是观众来说都是挑战,这时,重播电视剧作为缓冲带,适时地进行选择编排,一方面可以缓解电视台引进新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受众对优秀电视剧作品的需求。

此时重播电视剧的选择对采编人员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其具备慧眼识珠的审美能力,全面、准确地把握艺术风格和收视影响,适时地结合社会发展对重播电视剧进行选择。2014年春节期间《天下粮仓》的重播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除了敲响“粮食危机”的警钟,我们还从中看到了反腐倡廉工作相关的更深层内涵,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天下粮仓》的重播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说明重播电视剧的选择不仅体现了时代变革,还可以能动性地聚焦当前的社会问题,传播主流价值观。重播电视剧在此对净化荧屏、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起到积极作用。⑧

但是,仅靠电视剧电视媒体重播不足以使观众进行深入的思考,若想极大发挥重播电视剧所承担的社会功能,需要电视台采编人员基于重播电视剧本身进行媒介联动宣传,在主题思想、情节主线、艺术特色、演员阵容等新媒体宣传基础上加入意义解读部分,同时进行相关的话题讨论、新闻报道、栏目聚焦,引导受众进行思考,尽可能在经典电视剧主题思想上加入符合现阶段的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

“电视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优秀的电视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与民族风情的海外传播。”⑨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可以通过重播电视剧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抵御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电视剧作品集中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输出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国际竞争手段,伴随新媒介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2015年重播热剧《甄嬛传》美版在美国Netflix网站付费播出,是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的首部中国电视剧,一时引起热议。这正是由于优秀电视剧的重播及相关的文化研究使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从而走出海外。

电视剧评价机制虽然还不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着借鉴意义,除了帮助优秀电视剧再传播,还可以使曾经不受关注的优秀电视剧重新被人们所欣赏。新媒体语境下精品电视剧的重播不但降低了电视台购买版权的投资风险,也迫使当下艺术品质低下的电视剧市场进行整改,促进更多优秀电视剧的制作。

简而言之,经典电视剧能够保持永恒的生命力,有着其内在的价值与宣传优势,而新媒体的发展为经典电视剧的传播提供了多元渠道,使经典电视剧重播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精品电视剧的重播对内推动了电视剧自身长远的发展,使经典得以延续。对影视行业而言,经典电视剧作为优秀剧作代表不断启迪着优秀影视作品的诞生;对于观众而言,经典电视剧承载着每代观众不可磨灭的记忆,具有象征性,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为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官感受,丰富了观众的精神世界。电视媒介对于重播电视剧的选择,伴随新媒体联动宣传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对弘扬社会主旋律有着积极意义。经典电视剧的传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鼓励更多的凝结着时代精神与艺术内涵以及能够真正丰富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优秀的影视剧作诞生,推动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与繁荣。

注释:

①周清平.电视艺术论嬗变之旅[J].中国图书评论,2014(06):119-122.

②刘新民.浅论《天下粮仓》重播的时代意义[J].新闻传播,2014(12):257.

③⑨吕静.浅析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剧评价机制[J].当代电视, 2016(10):81-83.

④张陆园,张国涛.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特征与创作趋势——以电视剧导演和表演为视角[J].新闻世界,2017(1):90-93.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2.

⑥唐冰南.影视“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07(12):96-97.

⑦⑧刘铁男.谈优秀国产电视剧重播的价值[J].电视研究,1996(08):52-53.

3号排行榜:新媒体语境下经典电视剧重播的价值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