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资源:东北育才学校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书籍 http://www.phb3.com/ 评论

隐私保护与法治文明 王歌雅 随着我国法学界对隐私权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隐私权理论的架构日趋成熟,并日益形成严谨完备的体系:首先,隐私权的界定日益廓清。隐私权应界定为公民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不被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的一种独立的人

  隐私保护与法治文明

  王歌雅

  随着我国法学界对隐私权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隐私权理论的架构日趋成熟,并日益形成严谨完备的体系:首先,隐私权的界定日益廓清。隐私权应界定为公民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不被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其次,隐私权的范围具体明确。它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指与他人无关的个人资料。再次,隐私权的救济措施完备具体。对隐私权予以救济,须把握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及相应的救济措施。其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救济措施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和支付精神赔偿金等。第四,隐私权的相关法益冲突得到平衡。一是平衡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知情权,通常被界定为自然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其具体内容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法定知情权。当知情权得到满足时,必然会触及他人的隐私权,即某一当事人所要实现的知情权的内容,恰恰是另一当事人的隐私权所要保护的内容,从而形成权利的对撞。为协调权利冲突,将权利的损害降至最低点,有必要在谨慎、公允的前提下,让隐私权作出让步,而使知情权得到基本满足。而满足了知情权须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为前提。二是平衡隐私权与公开权的冲突。公开权,通常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姓名、肖像、角色的拥有、保护和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公开权实现得越充分,隐私权所保留的空间就越狭小。但公开权是否行使以及在何种范围内行使,只能由权利主体自行决定,他人不得僭越;否则,便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

  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界定在民法典中,既是法治文明的体现,也是法制进步的标志。其社会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凸现了对人格尊严的高度尊重。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私人空间,人格尊严的享有及不被侵犯均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法律通过保护隐私权来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内心安宁和精神愉快,体现了法治的人道主义和法律的人文关怀。二是显现了人格权立法的稳步发展。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已属不争的事实。以法律的形式将其明确规定,既完善和发展了我 的民事立法,又使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这对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实现对公民隐私权利的高度尊重是有积极作用的。三是弘扬了尊重隐私的良好风尚。尊重隐私和保护隐私,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通过法律的警示功能和强制功能,可以使尊重隐私逐渐内化为我 公民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判断,内化为他 的法律责任和人文精神,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摘自2003年4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隐私权、知情权、公开权、保护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拥有隐私权就应该享有保护权。

  B.隐私权和保护权是一种权利的对撞,不可协调。

  C.公开权和隐私权利益关系成反比。

  D.公开权和知情权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个人的隐私方面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受到了他人的侵害,从而使自己产 了损害后果,隐私权才得以救济。

  B.为使知情权和隐私权得以协调、缓冲,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二是要在谨慎、公允下让隐私权作出让步。

  C.隐私权的界定,是法制进步的标志,法制文明的体现,是对我 民事立法的完善和发展。

  D.保护隐私是对人格尊严的高度尊重,也是对人格权立法的推动,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满足知情权必然干涉别人的隐私权,而超越权利主体行使公开权则是对权利主体隐私权的侵犯。

  B.隐私成为一种隐私权,这是法律的一种进步,也是历史性的进步。

  C.我 法学界对隐私权的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讲业已成熟且形成了严谨完备的体系。

  D.隐私权在民法典中的确立,体现着法治的人道主义和法律的人文关怀,享有隐私权也应负法律责任。

  二、文言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訹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 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 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 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强:勉强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 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

  ③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

  ⑤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 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立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3分)

  译文:

  (2) 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3分)

  译文:

  (3)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4分)

  译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p#分页标题#e#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3号排行榜:高一语文资源:东北育才学校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