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唯一重点综合新闻网站

书籍 3号排行榜 评论

◇王培静 窗外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手捧王奎山老师的小小说全集细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氛围适合读书和怀念。 记得在郑州的几次小小说会议上见到过王老师,也曾简单问候、合影,他给我的印象是穿着朴实,不拘言笑。他的一篇《红绣鞋》就彻底征服了

驻马店唯一重点综合新闻网站

◇王培静

窗外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手捧王奎山老师的小小说全集细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氛围适合读书和怀念。

记得在郑州的几次小小说会议上见到过王老师,也曾简单问候、合影,他给我的印象是穿着朴实,不拘言笑。他的一篇《红绣鞋》就彻底征服了我。

他逝世的半个月前,我曾打电话和发短信与他交流,想请王老师给我的作品写点文字,他回复我说:培静,看过你的不少作品,都写得很好。有时间了,我一定给你写点东西。没想到那是我听到他的最后声音。惊闻他突然离世后,我曾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网上给他建立的纪念专栏里发过悼念文字。

今天重读《红绣鞋》,我仍是心潮难平,其一,我是农村出来的,对农村人的质朴、善良和王老师有强烈共鸣。其二,我曾是军人,有英雄主义情结,对四婶失去儿子,又将失去给了自己不少安慰的麦苗,那种不舍、无助、难受比平常人有更深的理解。当麦苗临出嫁前,原先因为没有嫁进四婶家,一直喊未来的婆婆“四婶”,当最后一次来给四婶盛饭,跪下叫了一声“娘”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而看到麦苗进了趟里屋走后,七婶想进屋和儿子说说话,看到了放在贵遗像前的那双红绣鞋后愣在那儿时,我坐不住了,站起来,望着窗外的天空潸然泪下,王老师的文字把我带进了那个场景。这字字含情的文字,看得人心痛。

说王奎山是小小说高手,在于他惜墨如金,他的作品都很短,但容量很大,从思想到立意,都隐藏在文字的字里行间。

他的那篇《一缕轻烟》,写知识分子万老师一辈子的人生境遇。作家最后感悟:人的一生竟然是和遗体燃烧过程是一样的。年轻的时候,差不多都是轰轰烈烈的,一转眼就老了。就像那缕青烟一样,越来越淡、越来越淡,眨眼工夫,就和蓝天融为一体了。千把字的文字,写尽了万老师坎坷的一生。

那篇《在亲爱的人和一头猪之间》中写道:“我大学时带城里当官人家的女儿来家,大家都来看稀奇。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这“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看是闲笔,实际上表明了某些人爱占小便宜的细微心态。

上厕所,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却被作家拿来大做文章,城里来的未来儿媳妇上厕所,没注意放跑了圈在里边的一头猪。一家人费尽周折找回了猪,城里来的女孩却跑了。还有文中,我的妹妹管女孩叫“嫂子”,这一字一句都是作家熟悉农村生活的结果,也是作家匠心独运的布局,题目起得更是抓人眼球。

《割韭菜》里把人性的另一面写得纤毫毕现。

王老师的小小说,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品的。

他的作品《桥》《力气》《士发》《大鸟》《战友》《秀》《大火》《小芬》等作品,每篇作品里都有不合常理的事情发生,生活中的各色人物被冲到事件的风口浪尖上,他们有他们生活的哲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命运的不公和世俗的偏见几乎把他们击垮,也或有些许无奈和各种痛苦,甚至心情是灰暗的,但活着和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农村里的家长里短、婚丧嫁娶都被作家拿来写成了小说。文学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写人性吗?所以我要说,王奎山是生活中的高人。虽然这套书的封面上,王奎山先生是笑着的,但在我的记忆里,他脸上很少有露出笑容的时候,他的肖像中大部分照片的面部表情都是严肃的。他是冷眼观世事,妙笔写人生。他用乡间俚语和农村土话写就的这些故事,放在一起,就是一幅农村生活的风情长卷。

王奎山这50万字的作品,对有的作家来说,可能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字数,那样的作品大部分出版后成了过眼云烟,成了文字垃圾。而王奎山先生的这50万字作品,却费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字字凝聚着他的深情和真情。

按每篇小小说有3个人物计算,乘以273篇作品,就是819个人物,细算起来,所有作品中肯定会超过1000多个人物。这是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百科全书,这273篇小小说一起读下来,就是现代版的一部《红楼梦》。

杨晓敏先生说:王奎山是中国当代小小说文体的重要实践者之一,在小小说的文体审美上,追求作品的精神含量和智慧含量,形成了大器中有深情、简洁中寓厚重的文风,语言朴实自然、简约从容,这种独特的风格和能力在当代小小说作家中颇为少见。有人盛赞王奎山的小说叙述可以成为白话文的美学语言。这赞誉他配拥有。

王奎山在农村长大,那是他的根据地,所以他的文学百花园里野花开得最艳;他当过老师、文学组织的领导,他对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了如指掌,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都很鲜活和立体。他对文字和文学怀有敬畏之心,所以他的语言是朴素的,文字是精练的。

他的作品,能使读者的精神、灵魂得到升华和洗礼。

时间会证明,王奎山和王奎山的作品有资格进入中国的文学史册。

王奎山先生的作品是标杆,是小小说的高度,是小小说的高山。愿天堂里的王奎山先生安息。③3

相关链接

王奎山(1946年~2012年5月24日),男,1946年出生于确山县农村。1968年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湖北省汉川县沉湖军垦农场和确山县农村劳动锻炼。1972年至1985年,在确山县任店高中和确山县第一高中任中学语文教师。1985年调入确山县文联工作。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1987年后主要致力于小小说创作,兼作散文、随笔。2012年5月24日在驻马店市去世。作品结集出版有《加尔各达草帽》(1992年9月广西民族出版社)、《王奎山小小说》(1997年3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别情》(2006年9月河南文艺出版社)、《乡村传奇》(2011年6月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王奎山2002年荣膺“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小小说36星座”,2003年荣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2009年荣获“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金牌作家”,2011年在中国郑州·第四届小小说节上荣获“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被公认为中国当代小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代表人物之一。其小小说作品《红绣鞋》获《小小说选刊》1993年~1994年度(第五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阿姨家的苹果》获《百花园》第四届(1994年)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三等奖,《别情》获《小小说选刊》1995年~1996年度(第六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扶贫经历》获《小小说选刊》2001年~2002年度(第九届)全国小小说佳作奖,《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获《百花园》第三届(2005年度)全国小小说金奖大赛二等奖,《偶然》获《百花园》2006年度原创优秀作品奖,《布袋子》获《小小说选刊》2007年~2008年度(第十二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③3

王奎山:天中文学的杰出代表

◇赵心田

我虽然与王奎山先生缘悭一面,但这几年为他做了一些事,感觉对他也越来越了解。

#p#分页标题#e#

奎山先生是个很本色的人。他性格内向,老实本分,沉默寡言,不爱说场面话,不会见啥人说啥话,更不会花言巧语,可以说代表了确山一大部分人的性格特征。他对自己、对自己人非常严格,但对外人、对朋友则非常好,非常友善,非常宽厚、仁慈。在为人处世上,他不随波逐流,甚至有些“清高自傲”。他说直话,但不说人坏话,不请客不送礼,也不说一句求人的话,在别人面前从不摆架子,一切顺其自然,万事不求人。这种性格,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非常淳朴、厚道,从另一面看也是太木讷,不开窍、不谙世事。但性格使然,天然厚朴,像我们老乐山的一块石头。他这种禀性,像是确山的一种土特产一样。可以说,他就是我们确山人的一个代表。

王奎山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到了极致。他一生对文学挚爱、酷爱到痴迷,他专注文学,其他事对他都不是个事。他专注小小说30多年,情有独钟,沿着小小说创作这条小路,从李寨、从顺山店、从确山走出来,又从驻马店、从河南走出去,成就了小小说创作的一番大事业,是天中文化人的一个优秀代表,也是天中文化人的标杆、楷模!

王奎山小说,大部分是农村题材,一小部分是县城题材。从总体上看,他的小说属于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学,是属于顺山店的、属于驻马店的文学。他的小说内容跨越的时代,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走过整个改革开放时期,从农村到城市,见证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属于当代社会的文学,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是确山、驻马店半个世纪的史诗。

王奎山文学也是经典的文学、文学的经典。他的创作水平惊人的高超、惊人的整齐。一般作家的代表作也就三五篇,顶多十几篇,但王奎山的小说,篇篇精彩、篇篇经典。以《俗世奇人》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冯骥才,小说的特色是以奇取胜,故事曲折,高潮惊人,确实是段子高手;王奎山的小说则娓娓道来,平淡无奇,从平淡处取得奇妙的艺术效果,从人物里穿越人性,从故事里解构社会,远远高于这样的段子高手。王奎山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传奇小说的优秀传统,借鉴了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的艺术技巧,又发展、超越了当代许许多多小小说名家,成为当代小小说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在各个时期都拥有大量粉丝,不少文学爱好者从模仿他的小说入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甚至成为小说高手。“总是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这句话说的就是他。因此说,王奎山先生是天中文学的一位杰出代表,没有之二。

我们有幸与王奎山先生生活在一个地方、一个时代,无论你在农村、城镇哪个地方长大,无论你是知青、是干部还是转业军人,我们的生活经历都在奎山文学之中,这种幸福感无以言表。

王奎山文学,就像一坛原浆老酒,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散发出天长地久、历久弥香的文学魅力。③3

3号排行榜:驻马店唯一重点综合新闻网站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