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音乐 http://www.phb3.com/ 评论

原标题: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梅县区松口镇山歌表演。松口镇文化站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潭山歌》表演。陈晓光 摄 长潭山歌。魏小良 摄 “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吟唱,是

  原标题: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梅县区松口镇山歌表演。松口镇文化站供图

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潭山歌》表演。陈晓光 摄

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长潭山歌。魏小良 摄

   “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吟唱,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通俗民歌。它曾经是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客家地区家喻户晓,被视为梅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更被搬上了文艺舞台,走进了艺术殿堂。

   因为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客家山歌走出了梅州,走向世界。2006年,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客家山歌与梅州各地的地方特色相磨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歌唱腔:梅县的松口山歌、兴宁的罗岗山歌和石马山歌、五华的华城山歌和长布山歌、蕉岭的长潭山歌、大埔的三河山歌……其中,作为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松口客家山歌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即兴对唱、对驳押韵成为松口山歌的特点。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陈晓光

   妙绝古今以抒情居多

   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山歌承载着客家人的乡土智慧和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它继承了《诗经》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过去,客家人喜欢依山而居,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上山唱山歌,便成为了客家男女青年交谈、找对象、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但因其口头传唱与即兴发挥的特性,山歌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未被系统、有效地搜集与整理,因而很难从史料或古书上找寻到山歌词作的遗迹。即使翻遍《嘉应州志》,也不见“山歌”二字。

   “直到明朝,著名文人冯梦龙收集编著的《山歌》民歌集中,才出现了简单的客家方言作品。”梅县松口山歌协会副会长廖胜华介绍,清朝末年,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人境庐集外诗辑》中称赞山歌为“天籁难学”、“妙绝古今”等,并为之创作多首诗句、民谣,也属难得留存的资料。

   因为山歌的内容比较纯真,表现手法大多采用白描或浅白、直接的比喻。因此,歌词内容离不开“山”味和“情”调;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民间喜闻乐见、粗放易学的情歌、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同时,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它的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客家山歌的特点是情感表达以抒情居多。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1986年梅州搜集的近万首山歌中,情歌就约占80%。内容多为宣扬男女自由恋爱,因而曾经在清朝初期遭到禁止。如“乾隆登基古怪多,官府出来禁山歌,捱个山歌禁得撇,愚个皇帝台难做”,就记录了当时山歌被禁的情况。

   “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它一般又多作“定情信物”,因此,歌中的戒指便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由于山歌是客家先民在自己独特的生产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因此不同地区所表现的艺术内容也不同,其表现的艺术手法也必然受到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在梅州,客家山歌分为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自古山歌“松口”出

   有千年历史的梅县松口镇,建制早于梅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历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远涉重洋的第一站,有着“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盛名。

   由于地处闽粤要冲,松口北通福建上杭、武平、东邻福建的永定、西毗广东蕉岭,南接广东大埔。又因梅江河流经松口,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松口都是商贾云集的地方。而作为客家山歌中典型代表的松口客家山歌,便是从这里开始孕育,从这里开始流传。

   “松口客家山歌起初是松口劳动人民在山中田野劳作歇息时,随兴而唱,隔山隔河相唱时的一种歌谣,在鼎盛时期普及到客家城乡。”梅州山歌大师汤明哲介绍。

   “音随字转,字正腔圆”是松口山歌最突出的特点。与其他地区客家山歌不同的是,松口山歌以松口口语组词,且其基本曲调与其他地区客家山歌相区别。因为其曲调丰富多彩,腔板多种多样,“行腔如串丝、绕绕韧韧,委婉圆润”,极富感情色彩,山上男女常拿来在隔山对驳。

   “松口山歌多是尾驳尾对唱,即甲先唱,乙接过甲的末句作首句,然后增加三句,如此循环,对驳时间较长。”廖胜华说,“有时候进山的时候怕有野猪,也不知道山里有没有人,因此也会用山歌来打破冷清。”

   同时,松口山歌的修辞手法,也承袭了诗经之“十五国风”,以“赋、比、兴”为主,并常用“重章叠句”,尤以“双关”见长,其特点亦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如“法院放假状么来,兜凳上棚愚么梯,蕉叶蒸粄唔使帕,水流灯草放芯来。”这是“双关”兼“比”、“兴”,句句都是借意或谐音双关。首句“状”谐“唱”;第二句愚么梯是“你别推辞不”的意思;最后一句,以“灯草”(灯芯)谐“心”,既是双关又是比喻。

   而平民百姓在对歌中表现出来的敏捷才思,往往令文人学士也不得不折服。广东梅州所传歌仙“刘三妹故事”便因为刘三妹的妙语连珠,成为一段佳话。

   传说,梅县松口有个刘三妹,才貌双全,出口成歌,也因此经常有人上门与她对歌。一天,一个秀才乘船前来找刘三妹对歌,恰好在河边遇到她。但秀才不知道她就是刘三妹,于是向她询问刘三妹在哪里?并夸下海口道:“我一定可以对歌赢过刘三妹。”

#p#分页标题#e#

   三妹便问:“你有多少歌,敢同三妹对?”秀才满不在乎地手指船舱唱道:“讲唱山歌我就多,船上载来七八箩,拿出一箩同(她)对,对到明年割早禾。”刘三妹随口便驳道:“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先生哪里来?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

   歌中的“从口”与客家方言中的“松口”谐音,一语双关,把秀才驳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届时传为美谈。同时,松口山歌也因为这个故事流传得更远。

   长潭山歌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位于广东省蕉岭县东北部的长潭古镇,是客家地区著名的华侨之乡。长潭风景优美,有“岭南的日月潭”之誉。在劳作间隙,长潭人民时常相聚在一起,即兴演唱山歌,自娱自乐,用山歌开心解闷也成为群众消遣的好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长潭山歌。

   对于长潭山歌的记载,最早约在清乾隆年间。一直以来,在长潭地区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曾经长潭人民的山歌,唱怕了当时的统治者。”

   最著名的是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50年),副榜出身的镇平(即今蕉岭县)知县在长潭出示禁牌严禁山歌,激起了当地劳动人民反抗,在禁牌上写了一首反禁的山歌:“副榜老爷唔成科,居然出来禁山歌,鼻公出气第闲管,狐狸唔知尾下臊。长潭山歌禁得绝,除非日头出本坡。敢唱山歌尽线放,看你老爷怎奈何。”

   正是群众对“禁歌”的强烈反对,使得长潭山歌可以一直流传至今。值得一提的是,长潭山歌发源地在贯穿蕉岭县南北的石窟河源头,当地人口约一万多,会唱长潭山歌者不计其数,但是其传承发展主要靠的是民间的口口相传。

   长潭山歌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具有浓郁的长潭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代表作《长潭行出公王陂》,歌词意味深长,共有四句:“长潭行出公王坡,一阵鲫鱼一阵鲤,鲤鱼唔食叔叔钓,捏撇肚肠丢撇?”

   “前两句是赞美蕉岭长潭景色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长潭水被微风吹拂时,荡漾出一阵阵波浪,河水清得连鲫鱼和鲤鱼都清晰可见,后两句是用‘垂钓’来借喻表现男女青年在追求爱情时的美妙情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潭山歌》的传承人陈小惠解释道。

   长潭山歌与本土习俗、环境有密切的关联,并借鉴古中原民歌及竹枝词逐渐发展形成。长潭客家人自中原迁徙下来定居,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与当地本地风俗相结合,形成特定的客家文化。“因而要求演唱者要有一定的唱功,并在充分理解歌词含义的基础上,带着深厚的情感用纯正的蕉岭话来演绎,才能唱出长潭山歌独特的山歌韵味。”

   在蕉岭县文化馆的录音间里,几位歌手正在录制长潭山歌,歌声悠扬,韵味古远悠长。“我们想把长潭山歌的唱法录制下来,以防失传和绝迹。”陈小惠说。

   如今,大批农村青壮年人告别山城,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年轻一代接触长潭山歌的机会越来越少,长潭山歌歌手青黄不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外来文明的冲击也影响着人们审美方式,“长潭山歌已很少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了。”

   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山歌,长潭山歌的原生态曲调就只有一种,而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长潭地区生活的客家人,在与自然社会作斗争中,为了抒发情感,可以随兴在这首歌的基础上发挥。”

   而今,蕉岭县也在传承和普及蕉岭长潭山歌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创作再提升,发展和创新了多首以长潭山歌为基调的民风歌曲,如《长潭情歌》、《长潭水》、《长潭明月》、《长潭夜月》等。“蕉岭长潭山歌”也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

   古稀老人

   发挥余热

   开班教唱

   穿过千年古镇,走进松口镇中心小学,便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山歌声。每周一,廖胜华都会和妻子李园妹从梅城坐车回到家乡松口镇,教“少年山歌班”的学生唱山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歌手年龄已高,青年人外出打工,致使歌手青黄不接,传承出现断层。“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如今已经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唱山歌了,我和老伴看到这一现状都觉得很担忧,怕松口山歌就此慢慢消失。”廖胜华一直对客家山歌喜爱不已,他从人民教师的岗位退休后,便决定与老伴一起为松口山歌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

   “坚持了一年半的教学,我们的收获不小,现在这些小孩子已经会哼几首山歌了,也对唱山歌产生兴趣。”廖胜华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于是亲手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励志的歌曲,“因为要避开大部分的情歌,所以我会把勤奋学习、尊重师长的一些词句写进歌里,也可以达到以歌育人的效果。”

   随着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松口山歌也在原生态地域渐行渐远。为了传承这一民间艺术,梅县县政府决定从1983年起每年举办中秋山歌节,至今已举办了28届。

   在第27届的中秋山歌节中,廖胜华也把自己三个学生“推”向了舞台。“一开始,她们还有些害羞,害怕自己在舞台上唱得不好。为此,我带着她们三个人练了一个多月,毕竟她们之中最小的才三年级。”让他欣慰的是,作为第一次登上中秋山歌节的小歌手,三个“小徒弟”都顺利地完成了表演。

   “松口山歌特出名,山歌又好声又尖,男女老少都会唱,日出唱到月亮圆。”古稀之年的廖胜华只是传承山歌大军的其中一员。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梅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歌艺术)”,就是因为与松口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2006年1月,梅县“千人山歌大对唱”——《客家山歌特出名》,参加2006年梅州国际山歌节,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2002年6月,梅县松口山歌协会成立,现有会员30多人。

   此外,松口山歌经过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以及无数歌者的传唱,也孕育形成了山歌剧这一新的剧种,被人们誉为“山茶花”。如今,山歌剧作为新兴剧种,其创作演出的音乐、唱腔,多采用松口山歌作为素材,其代表作《挽水西流》长演不衰,并被移植到印尼华侨侨民中演出。

3号排行榜:山歌沿袭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传唱千载

喜欢 (0) or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