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西施: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历史 3号排行榜 评论

(原标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西施: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 潘明云著 西施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牺牲自己、救国救民的爱国忠君丽人。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西施之名。 那么,西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

(原标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西施: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

潘明云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西施: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西施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牺牲自己、救国救民的爱国忠君丽人。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西施之名。

那么,西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关于西施的真实历史记载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本人想就古代史书的记载,对西施作一番考证。

一、西施确有其人

西施,在春秋晚期的史书《国语·越语·勾践灭吴》和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中,不见其名,没有一个字有关其人其事的记载。《国语·越语》是中国最早记载越国与吴国之间的战争、越国最终灭掉吴国的正史,可以说其记载的史料是很权威的,因为它比司马迁的《史记》时间更前,是春秋晚期著名史官左丘明所著,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史料真实可信。但在《国语·越语》中,找不到西施的名字。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吴太伯世家》比《国语》更详细地记载了吴越争霸、越国灭吴的历史,是记载吴越争霸最详细的史书。因为司马迁作《史记》是“不虚美、不隐恶,据实实录”(不虚誇美好的人或事情,不隐瞒丑恶的人或事情,根据真实的人或事真实地录写)、“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想要以此书阐述从宇宙到人生、从自然到社会与政治的规律,通晓从古至今的变化,成就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所以他写的《史记》是最真实可信的历史;但在《史记》上述两世家中,尽管十分详细地记载了吴越争霸的全部史实,但却见不到西施的任何文字,连西施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

那么,难道仅凭上述几部正史的记载,就可以说没有西施其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正史记载,西施确有其人。在先秦以前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出现过西施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翟的《墨子·亲士篇》记载:“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功)也。”(因此说:比干被纣王杀死,是因为比干为人过于正直,对纣王的荒淫以死强谏,所以被纣王剖心杀死;孟贲被杀,是因为他是个勇敢的大力士,秦武王死,命令杀死他殉葬,好让孟贲在阴间来保卫自己;西施被沉湖淹死,是因为她长得太美丽了;吴起被车裂而死,是因为他的功劳太高,得罪了楚国贵族,悼王死,贵族作乱而杀死吴起)这是中国正史最早记载西施其人及其因何而死的最宝贵的史料。比墨子稍晚一些的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在其所著的《孟子》一书中,也出现过西施的名字。《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说:即使是西施,如果她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别人从她身边走过,也都会捂着鼻子。而即使是长得丑陋的人,只要斋戒沐浴,也可以祭祀上帝]”。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在其所著《正论》中说:“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比如说这就像某种人的心情:想要富贵但却不想要珠宝财物,喜爱美女但是却厌恶西施。)墨子、孟子、荀子的这三段记载,尽管只各有一句话,也足可以证明:在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的确有一个艳冠各诸侯国的大美女西施存在,西施确有其人。

但是,有关西施的史料,在春秋晚期、战国早期以及西汉以前的正史中,再也找不出其它的记载文字了。当然,西汉之后的那些小说、戏剧、稗官野史、民间传说故事,其内容是不能当做历史真实来看待的,因为它们是小说家、戏剧家虚构、杜撰的故事,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当然就不是史实;这一点,下面还要专门论述。

二、西施与夫差

先秦之后,从东汉末年开始,一些小说、戏剧、稗官野史、民间传说热闹非常、天花乱坠。它们说:西施是吴王夫差的妻子,是越国献于吴王夫差的“美女间谍”,西施为了救越国,牺牲了自己的爱情,献出了自己的身体,委身于吴王夫差,深得夫差宠幸,于是西施使用美人计,在吴王面前陷害忠臣伍子胥,导致吴国最终亡国。千百年来,这些小说、戏剧(甚至现代的电视连续剧)一再粉墨登场,其影响之大,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难道历史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我来给大家认真考证一下:

关于越国向吴国进献美女之事:《国语·越语》中有“献美女”的记载,请仔细看一下这段史料: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去游说吴王夫差,文种说:“我国君主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越国恳请用金玉、女子慰劳您的辱临。请允许以勾践之女作为您的妾,越国大夫之女作为吴国大夫之妾,士人之女作为吴国士人之妾;越国把全部宝器随同女子全部献给吴国”。请注意:“请勾践女女于王”,即勾践向夫差说:“请大王允许我勾践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大王为妾”。若论级别和资格,即便夫差同意娶越国之女媾和休战,其级别也只能是越国国君勾践的女儿,远轮不到西施这样的普通民间女子(我先假设此时已经有西施其人)。历史上“和亲”的女子都是皇室的公主和贵人,如唐文城公主嫁与吐蕃松赞干布;汉元帝之后宫丽人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宁胡阏氏,出嫁时身份是汉元帝的待选嫔妃,这在《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中都有记载。从来没有让普通百姓的女儿去和亲过,哪怕她长得比西施还漂亮。更何况当时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离亡国只差一步之遥,他能派一个普通民女去嫁给吴王夫差来挽救越国吗?恐怕最愚蠢的君主也不敢冒这个险吧!

越国确实向吴国进献过美女,但不是进献给了吴王夫差,而是献给了太宰伯嚭。《国语·越语》: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越国打扮装饰了美女八人,赠送给吴国太宰嚭,太宰嚭接受了美女。越国使臣文种对太宰嚭说:“您如果能准许越国求和,还有比这八名美女更美丽的女子将要进献给您。”)于是太宰嚭劝谏吴王夫差说:“我听说古代征伐敌国的君主,只要使他屈服就罢了;现在越国已经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夫差与越国达成和约,而后撤兵回国了。请注意:接受(纳)美女的是太宰嚭,不是吴王夫差。八名美女中也没有最美丽的西施,因为还有“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在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也有“献美女”的记载:文种至吴,对吴王夫差说:“勾践请为臣,妻为妾”。这比《国语》的记载更厉害:勾践对夫差表示自己愿意做吴王夫差的奴隶,同时愿意将自己的妻子献给夫差为妾!接下来还有记载,文种对勾践说:“夫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吴国的太宰嚭很贪心,可以利用财利来诱惑他,请派我秘密地去游说他)”,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文种间献于吴太宰嚭”(于是勾践就用美女和宝器命令文种秘密地去献给太宰嚭)。太宰嚭接受了馈赠,就引见大夫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叩首行礼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把越国的宝器全部献给吴国。如果不幸不能赦免勾践,那勾践将要杀尽他的妻妾与孩子,烧光他的宝器,全部五千人作困兽地决一死战,一定可以杀死与五千人相当数字的人。”太宰嚭就借机劝吴王说:“越国已经降服为臣子,如果赦免越王勾践,允许求和,这是国家的利益呀。”吴王打算赦免越王勾践,伍子胥进来谏言说:“如果现在不消灭越国,将来一定会后悔。勾践是一位贤君,文种、范蠡都是才能很高的臣子,如果从会稽回国以后,必将造成叛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国,停止作战而回吴国去了。再请注意:《史记》所记载的“献美女”,是“令文种间献于吴太宰嚭”,说明“献美女”是“暗暗地、偷偷摸摸地”,没有任何人知道地献给太宰嚭的,吴王夫差是绝对不知道此事的;而太宰嚭的表现是“嚭受”,他个人接受了美女,并没有将美女转献给吴王夫差,吴王夫差没有接受过越国的八名美女。为什么是“间献”呢?因为如果夫差知道太宰嚭接受了越国进献的八名美女,从而帮越国说话,劝其赦越,这显然是卖国行为,是对吴国和吴王夫差最大的不忠(太宰嚭原先也不是吴国人,而是楚国人),夫差肯定会下令诛杀太宰嚭。所以,太宰嚭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吴王夫差知道献美女这件事的,更不用说将美女转献给夫差;因为如果转献美女,那不等于自我暴露、自己找死吗?有人可能会说:越国向夫差进献西施,事情是有的,只是史书没有记载而已。这个假设绝对不成立!因为连越国向太宰嚭进献美女都记载的这么详细,如果真有越王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因此吴王夫差同意媾和休战、赦越之罪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没有记载呢?左丘明、司马迁是绝对不会故意隐瞒历史的!这只能进一步证明:当时没有西施其人,更没有进献西施于夫差之事。既然吴王夫差从来没有接受过越国进献的美女,那么,西施是夫差之妻一说也就毫无根据了。再者:《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关于越国向吴国献美女一事,一个字也没有提及,更佐证了吴王夫差从来就没有接受过越国的美女。这是历史史实,西施根本就不是吴王夫差的妃子,夫差与西施绝对是风马牛不相及。

三、西施与范蠡

#p#分页标题#e#

《辞源·西施》条:“西施,春秋越苧蘿人,又称西子。传说越人败于会稽,命范蠡求得美女西施,进于吴王夫差,吴王许和。越王生聚教训,终得灭吴,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其事散见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绝书》、《吴地记》等。明梁辰鱼有传奇《浣纱记》,都以西施故事为题材。”

关于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小说、戏剧竞相演绎,从而推导出许多版本。其主要内容如上述《辞源·西施》条所述。另外,还有下述说法:西施与范蠡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出自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春秋战国时无此词条),西施为救越国,牺牲爱情,委身于吴王夫差,深得宠幸,从而使越国获救;范蠡则帮助越王勾践出谋划策,终于灭吴。西施是貌若天仙的青春美女,范蠡是风流倜傥的青俊才郎,吴亡后,二人出走太湖,结为夫妻,恩爱老死。

史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其实范蠡并非越国人,而是楚国人。《辞源·范蠡》条:“春秋楚宛人,字少伯,仕越为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刻苦图强,卒灭吴。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能共安乐,去越入齐,改名鸱夷子皮。到陶称朱公,经商致富。十九年中,治产三至千金,一再分与贫交和疏远的兄弟。”范蠡从楚国来越国时,应该是人已经在三十五岁左右,并且有可能是带着比他小十岁左右的少妻来的(这一点后文还要专门考证,不再细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前半部分写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半部分,除了一小部分续写勾践之后的几代君主外,其他大部分文字都是叙写范蠡的:范蠡侍奉越王勾践,用心尽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二年,终于灭亡吴国,报了会稽之耻。范蠡回到越国,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装载着他的轻宝珠玉,与他的私人亲信乘船在大海上漂行,来到齐国,范蠡改换自己的姓名,自称叫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用尽苦力,“父子治产”(注意:“父子治产”:说明范蠡离开越国时,长子已经是成年人,能够帮助父亲治理财产了;在越国出生的中子也应有十岁左右;下文有“居陶生少子”,说明范蠡离开越国时已有两个儿子)。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致产数千万。齐国人听说他贤能,让范蠡当了国相。范蠡认为不祥,于是归还相印,尽散其财,藏着重要的宝物,秘密地离开齐国,到达定陶。范蠡认为定陶是天下的中心地带,是交易买卖、互通有无的商业通路,在这里谋生治产,可以致富。于是自称为陶朱公。重新节制自己的要求需欲,父子亲自耕种畜牧,对于商品的脱手或买取,都等待时机,在贩进贩出之中,争取十分之一的利润。这样住了没多久,又累积了上亿的财产,天下人都知道陶朱公了。范蠡一生搬迁了三次,成名天下。最后老死于定陶。

那么,范蠡的妻子到底姓什名谁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没有其妻姓名,但有其妻的史料:朱公居住在定陶时,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将要进入成人时,范蠡的第二个儿子杀了人,囚禁于楚国。范蠡打算派小儿子去救中子,而长子争往,如父不允许,将自杀。这时,三个儿子的母亲说:“现在派小儿子去,不一定能救活中子,而先逼死了大儿子,怎么办呢?”范蠡不得已而派遣长男去救中子。结果,长男到达楚国,按照其父范蠡所教导,先弃千金送给范蠡的故交楚国大贤人庄先生。庄先生,楚王以师待之,为人极贤,又极穷困,在楚国,上至国王卿相,下至百姓,都十分崇拜他。庄先生本来不打算收朱公的千金之财,待想办法救出中子后,再原封不动将千金奉还朱公;而朱公长男全然不知情。庄先生巧妙以天相之说说服楚王行善,救楚国之灾,楚王信然,同意举行全国大赦。但是这个消息被王宫贵人偷偷告诉了长男。长男以为此事与庄先生无关,既然“大赦”,其弟当然会被赦免的。于是,朱公长男复至庄先生处,又取回了千金。庄先生虽然贤明,且年已甚老,但觉得朱公长男戏弄了自己,于是感到羞怒,重新去面见楚王,再说天相星宿之事,又说:百姓议论,释放陶朱公的中子是因为楚王及其贵人接受了陶朱公的大量金钱,所以才行善大赦。楚王大怒,遂下令处死朱公中子。“朱公长男竟持其弟归丧”。回到定陶,三个儿子的母亲及陶邑的人都十分哀伤,唯有范蠡独笑,说此事早在他意料之中:因为长男与范蠡“共治产业”,知其艰辛,所以吝惜金钱财富,不肯轻易弃财;而少子生于富贵,挥金如土,因此轻易地就放弃金银财宝,毫不吝惜,所以派少子前往,少子能弃财救兄;而长男则做不到。

综合上述史料,我们可以推算一下范蠡的年龄段了:

(一)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二年。

(二)与越王勾践率军北上,渡淮,与诸侯结盟于徐州,向周天子进贡,尊奉周室。然后南下淮南,归还吴国原先侵占的楚、宋、鲁等国的土地。诸侯齐贺,尊勾践为霸王。因为没有作战,时间可以定为二年。

#p#分页标题#e#

(三)还反国,离开越国出走齐国,耕于海畔,致富;任齐相(关于范蠡三次迁徙:第一次迁徙:从楚国到越国,帮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二十二年,卒灭吴。第二次迁徙:灭吴后,离开越国出走,至齐国,耕于海畔,致富;齐人以为贤,任齐相,时间大致可定为三年(“居无几何”)。第三次迁徙:辞齐相,携重宝秘密迁移,至于定陶,经商致富十九年。资产三至千金,一再分于贫交和疏远的兄弟。最终老死于定陶)。

(四)“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居陶生少子”,应该是老来得子,说明范蠡还有生育能力。就算老来得子,范蠡此时年龄也应当在六十岁左右,最大可定为六十二岁。男子六十二岁还有生育能力很正常,只要妻比他小十岁左右、还有生育能力,即可生子。“少子及壮”,表明少子已经接近成年;《辞源》“弱冠”条:古时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冠礼”条:古时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礼曲·礼上》说男子二十而冠。因此,“及壮”应在二十岁之下,我估且把“少子及壮”定为十八岁。

(五)“卒老死于陶”:时间可定为中男被杀后的下一年,时间正好符合“经商致富十九年”。

那么,让我们先来推算一下范蠡灭吴后离开越国到老死于陶的年龄段:范蠡从越国出走,两次迁徙,止于陶,经商致富,到老死,共为二十二年。《辞源》说范蠡“到陶称朱公,经商致富,十九年中,治产三至千金”(《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也有同样记载),这个“十九年”应该不包括居陶之前第二次迁徙的那三年时间,按“居陶生少子”时约六十二岁,再加居陶经商致富的十九年,范蠡一生应大约活了八十一岁。

下面,再来推算一下范蠡从楚国宛城来越国时的年龄:

(一)“居陶生少子”,年龄六十二岁;

(二)离越出走,第二次迁徙至齐国海畔,任齐相,时间为三年;

(三)与勾践深谋二十二年,卒灭吴;

(四)与勾践率军北上南下,与诸侯结盟于徐州,向周天子进贡,归还吴国原先侵占的楚、宋、鲁等国的土地。诸侯皆大欢喜,尊奉勾践为霸王。因为没有作战,时间可以定为二年。

用六十二减去三再减去二十二再减去二,应为三十五岁。这样推算下来,范蠡从楚国到越国时,年龄应在三十五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正是男子政治军事经验成熟且精力充沛、欲大有作为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推算,是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推算的,与《史记》所记相符。

但是,一个从楚国携少妻(三十五岁,不可能不结婚)而来越国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年龄在十六岁左右(古代女子十六岁为“及笄”,又叫“结发”,表示应当出嫁,所以叫“结发夫妻”,“及笄”出嫁,算是古代的婚姻法吧。)的越国少女西施,会是从小的“青梅竹马”恋人?有可信度吗?《辞源·西施》词条说:勾践命范蠡求得美女西施,进献于吴王夫差,吴王许和。吴国灭亡后,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范蠡生平中,一个字也没有提及上述内容。词条开头便说,西施与夫差、西施与范蠡之爱情,是“传说”,不是历史真实,是不可信的。最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在《国语·越语·勾践灭吴》,还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连一个字也没有提及范蠡与西施的爱情,连西施的名字都没有;况且范蠡自有其妻,且生三子。并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没有记载范蠡有第二个妻子,只记载范蠡有此一妻三子。由此我们可以下结论:西施与范蠡之爱情,正史无有记载,应当纯属小说家、戏剧家虚构的民间传说故事,不可相信。

四、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个问题,因为上面的论述已足以证明:西施压根就没去过吴国,她不是《勾践阴谋外传》中所说的“美女间谍”,更不是吴王夫差的“爱妃”,所以,说西施害死伍子胥是子虚乌有之事(“子虚乌有”源于西汉司马相如的赋文,春秋战国时无此词条)。但是,这件事几千年来却闹得沸沸扬扬,吴人都说是西施害死了伍子胥,才导致吴国灭亡。那么,历史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且看下文考证:

害死伍子胥的是太宰嚭和吴王夫差,不是西施。何以言之?因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均有明确记载。伍子胥与太宰嚭、与吴王夫差多次强烈争执,坚持灭越,否则将致使吴国亡国;而太宰嚭由于接受了越国的美女和财宝,坚持赦越;吴王夫差为君昏庸残暴、刚愎自用,听信太宰嚭而不听伍子胥之谏,于是双方矛盾日益激化,太宰嚭决心除掉伍子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君王不听取我的谏言,再过三年,吴国会变成一片废墟吧!)太宰嚭听说后,多次与伍子胥争论赦越灭越的议论,趁机在吴王面前进谗言陷害伍子胥,说:“伍员表面上忠厚而实际上是个残忍的人,他连自己的父亲兄弟都不顾惜,怎么能顾惜大王?大王前次要征伐齐国,伍员强烈谏阻,后来有了大功,因此反而怨恨大王。大王不防备伍员,伍员必然作乱。”与逢同共同谋划,在吴王面前进谗言。吴王开始不听从,于是派子胥出使齐国,听说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大夫鲍氏照看,吴王于是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寡人!”子胥出使齐国归吴,吴王使人赐子胥属镂剑,命子胥自杀。子胥大笑说:“我让你的父亲称霸,我又立你夫差为王,你当初要把吴国的一半国土分给我,我不接受,现在你反而因为听信谗言而要杀死我。哎,你一个人孤单单地必然是不能独立长久的!”让使者回报吴王说:“一定要挖下我的眼睛放置在吴国东门上,来观看越国军队进入吴国首都啊!”《史记·吴太伯世家》也有同样记载: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谏言,听信太宰嚭,终于允许与越国讲和,与越国订立盟约而撤兵回国。越王勾践率众人来朝见吴王,进献很多财宝,吴王喜。唯有子胥惧怕,说:“这表明越国要离开吴国了呀。”于是向吴王谏言:“越国是吴国的腹心之患,现在在齐国得到好处,就像得到了石头土地,没有用处。”吴王不听,派子胥出使齐国。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大夫鲍氏照看,回国后报告给吴王。吴王听说这件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让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说:“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将来可以做成棺材。挖下我的眼睛放置在吴国东门上,来观看越国灭吴。”这历史事实实在是太明白了吧!伍子胥之死与西施毫无关系,传记中连西施的名字都没有,西施怎么能进谗言害死伍子胥呢?吴人不应该再恨西施了吧,应该恨的是奸臣太宰嚭、是你们的昏君夫差。

五、赵晔与《吴越春秋》

#p#分页标题#e#

西施与吴王夫差、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之所以演变成小说、戏剧,千古传颂,与一个人、一部书有关。这个人就是东汉人赵晔,这部书就是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吴越春秋》是最早虚构西施与夫差、西施与范蠡爱情故事的书籍。《辞源·吴越春秋》条:东汉赵晔撰。十卷。记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余至勾践期间的故事,收集了不少民间传说,颇近小说。所记越国世系,也和《史记》不合。有元徐天佑音注,对事迹异同作了考证。

上网查“赵晔”,得到资料如下:赵晔,生卒年待考,东汉学者,文学家。字长君,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早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斯役,弃官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为之发丧制服。杜抚去世,晔经营葬之,归乡。州官召补从事,不就。 后举有道。回乡后闭门著书,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后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以为优于《论衡》,既还京师,广传《诗细》,学者咸诵习之。惜此书已佚。《吴越春秋》原书12卷,今存10卷。前5卷叙吴,起自太伯,迄于夫差;后5卷记越,始于无余,终至勾践。从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起,比《越绝书》更详细地记述了勾践战败,向吴称臣,三年后回国,具体部署复国措施,终于灭吴称霸的过程。该书糅合正史、稗官、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虽非正史,却可补遗缺,后人注释《史记》、《文选》、《水经》等书,引用了该书不少记载。元代徐元祐认为:晔书最先出东都,时去古未甚远;晔又山阴人,故综述视他书所记二国(注:吴国和越国)事为详。其言上稽天时,下测物变,明微推远,憭若蓍蔡。至于盛衰成败之迹,则彼己君臣,反复上下。其议论,种、蠡、倪诸大夫之谋,迭用则霸;子胥之谏,一不听则亡,皆凿凿然,可以劝戒万世。

综合《辞源·吴越春秋》条和网上这则赵晔的资料,我们可把二词条内容归纳为如下几点,并加以考证:

(一)赵晔生平:赵晔是东汉人,生卒年待考,字长君,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东汉学者,文学家。早年为县吏,因耻于捧书迎督邮,弃官来到资中(今四川资阳),跟随经学大师杜抚学习“韩诗”。一去20年。20年后归乡。州官召补从事,不就。 后举有道。回乡后闭门著书,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

考证:“早年为县吏”。“早年”,应该在三十岁之前、二十六岁之后。因为超过三十岁,已过了“早年”,而少于二十六岁,又太年轻,不可能“为县吏”。所以“早年”应为二十六岁左右为宜。入川从杜抚学习“韩诗”20年,杜抚死后归乡,归乡时年龄应为四十六岁。州官召补从事不就,后举有道,时间应为两年为宜,此时应为四十八岁;然后闭门著书,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十二卷)。写完这三部长篇巨著,时间最少不得少于五年,此时年龄应在五十四岁左右。

(二)在这之后,东汉大学者、著名历史学家蔡邕来到会稽,读了赵晔所著《诗细》、《历神渊》,盛赞《诗细》、《历神渊》,以为优于王充的名著《论衡》。回京后广传《诗细》。但蔡邕对《吴越春秋》一书却只字未提。

考证:蔡邕是什么年代来到会稽的呢?看一看《后汉书·蔡邕传》的记载:“蔡邕,公元132-193年,东汉陈留人,字伯喈。灵帝时任郎中,与杨赐等奏定《六经》,立碑太学门外。不久,以事免官。董卓征召为祭酒,累迁中郎将。以卓党死狱中”(以上文字来自《辞源·蔡邕》词条)。据《蔡邕传》记载:“建宁三年”(“建宁”,汉灵帝刘宏年号,“三年”为公元171年),召拜郎中,与杨赐等奏定《六经》。熹平(汉灵帝年号)“六年七月”(公元177年7月),上奏书,言地震、蝗虫、役赋之事。光和(灵帝刘宏年号)元年七月(公元178年7月),上书奏妖异之事,遭受奸臣陷害,因上书汉灵帝曰:“臣年四十有六,得托名忠臣,死有余荣”,于是被下狱,关押在洛阳牢狱中。在此之前,蔡邕正撰补《后汉记》。灵帝嘉其才,第二年(公元179年),赦蔡邕还归故乡。将归,五原太守王智为邕饯行;王智乃中常侍王甫之弟,一向贵骄。王智起舞属蔡邕,蔡邕不予回答,因此得罪王智。王智怒蔡邕轻视自己,诬陷蔡邕谤讪朝廷。蔡邕不得已,逃命于江湖,远遁于吴稽(注:吴,今江苏;稽,会稽,今浙江绍兴)。往来依太山羊氏,十二年在吴。中平六年(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4年),灵帝崩。董卓当政,慕蔡邕才能,召邕还京,征召为祭酒。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拜左中郎将。汉献帝初平二年六月(公元191年),蔡邕谏董卓改乘皂(注:黑色)盖车,董卓听命,放弃乘坐画有龙形图案的金华青盖车。因此董卓视蔡邕为己党亲信。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奉密诏杀死。蔡邕因对卓死有伤感,司徒王允大怒,命将蔡邕关押狱中。蔡邕恳求王允,请求罢为平民百姓,愿受断足之刑,让自己完成撰补《后汉记》。王允不许,蔡邕遂死于狱中,时年(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十一岁。不久王允后悔,急令赦邕,然邕已死,已经来不及了。根据上述《后汉书·蔡邕传》的记载,蔡邕来会稽,应在公元186年(汉灵帝中平二年)至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之间,因为《传》中有“积十二年在吴”之语。蔡邕因受王智构害,亡命吴会,避难十二年。汉献帝初平元年时(公元190),蔡邕得以结束避难回京,被董卓任命为祭酒;从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出逃,至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回京,首尾相连,刚好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蔡邕绝大部分时间在吴,依太山羊氏;这中间来会稽(今浙江绍兴),读了赵晔的《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根据《蔡邕传》记载分析,避难早期和晚期都在吴地,所以来会稽的时间应该在避难中期,即公元186年(汉灵帝中平二年)左右。公元186年,蔡邕五十四岁。赵晔在186年时,根据他的网上资料生平推算,应该是已写完《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三部著作之后,年龄也在五十四岁左右。所以蔡邕与赵晔应是同龄人。那么,赵晔应当出生于公元133年前后。《吴越春秋》应该是在公元186年前后完成写作的。蔡邕回京,广传《诗细》,时间应当在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蔡邕结束十二年逃亡,被董卓召回京师,才得以广传《诗细》。

#p#分页标题#e#

(三)该书糅合正史、稗官(注:稗官,小官。《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后世称野史小说为稗官(《辞源》))、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虽非正史,却可补遗缺,后人注释《史记》、《文选》(注:又叫《昭明文选》,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公元501-531年)好文学,招集文士刘孝威等多人,编纂《文选》三十卷)、《水经》(注:旧题汉朝桑钦著。但从所记的地理情况看,可能为三国时人所著。记我国河流水道,共一百三十七条。至北魏郦道元作注,补充记述河流水道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条,较原书多出二十倍。宋时已佚五卷。明清两朝,经前后几百年学者的努力,大体恢复了原书的面貌)等书,引用了该书不少记载。

考证:网上的这段文字,与《辞源·吴越春秋》条内容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辞源》说《吴越春秋》是“收集了不少民间传说,颇近小说”的著作,网上资料说《吴越春秋》是“糅合正史、稗官、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承认《吴越春秋》不是正史,而是稗官、小说之流,这是相同之处。相异之处是:网上资料说《吴越春秋》为《史记》、《文选》、《水经》等书的补佚提供了不少记载。其中,补佚《文选》、《水经》属实,而关于补佚《史记》,本人查遍了二十四史正版《史记》的年表大事记和《越王勾践世家》、《吴太伯世家》,却没有查到任何一条补佚西施与夫差、西施与范蠡爱情的文字。这说明,古代的学者、历史学家不承认《吴越春秋》是历史著作,更不是正史;有关西施的一切述写,都是虚构的民间故事,历史上是不存在西施与夫差、西施与范蠡爱情的事情的。在《蔡邕传》中,蔡邕之所以绝口不提《吴越春秋》,是因为蔡邕是正史学者,正在撰补《后汉记》。而正史是要求绝对真实,不允许虚构人物与假事,诸如“西施文学”这类的民间故事,是绝对不准写进正史中去的。蔡邕可能认为《吴越春秋》中有太多太多的民间传说,所以不承认《吴越春秋》是历史著作,当然更不承认“西施爱情”之类的传说是历史,所以对《吴越春秋》一书,蔡邕只字未提。

(四)元代徐元祐认为:晔书最先出东都,时去古未甚远;晔又山阴人,故综述视他书所记二国(注:吴国和越国)事为详。

考证:网上资料这段话,与《辞源》有矛盾。《辞源》说《吴越春秋》是“收集了不少民间传说,颇近小说。所记越国世系,也和《史记》不合,有元人徐天佑音注,对事迹异同作了考证”,说明《吴越春秋》错误甚多。连最重要“越国世系”都是错误的。而网上资料则把“徐天佑”写成“徐元佑”,并说赵晔其人写作《吴越春秋》时,“其去古未甚远”,赞扬《吴越春秋》记载吴越两国之事比《国语》、《史记》等“他书”更详细,所记吴越争霸之事“皆凿凿然,可以劝诫万世”。《辞源》该词条,是现代学者、历史学家经过仔细对比《吴越春秋》与《国语·越语》、《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之后所作出的正确史论,而网上这段资料不知何人所作,谬误甚多。比如:说赵晔写《吴越春秋》时,“其去(距离)古未甚远”,此言谬矣!对赵晔的《吴越春秋》,上文已考证过,应当是蔡邕在会稽会见赵晔之时已完成写作,时间应当是公元186年(汉灵帝中平二年)前后。而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二百五十四年。吴越争霸发生在哪一年呢?查《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三》:周元王四年,楚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471年,“越灭吴”。《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二》:“吴王阖闾十九年,伐越,伤阖闾指,以死”,此年是周敬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495年,次年为吴王夫差元年,即公元前494年。我们计算一下:从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71年,共二十三年,这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谏勾践灭吴的记载:“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勾践属政于范蠡,范蠡击鼓进军,向吴国首都发动进攻,次年灭吴。”时间是相吻合的;与《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的记载: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吴王夫差“自刭死,越王灭吴”,也是一致的。从而我们根据史书记载断定:吴越争霸的时间段应该是从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元年,周敬王二十五年)至公元前471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周元王四年)“越灭吴”止,共二十三年。从吴越争霸(公元前494年)到赵晔写完《吴越春秋》(公元186年,汉灵帝中平二年),究竟有多少年呢?经过计算,为680年,将近700年了。这么长时间,还能说“时去古未甚远”吗?元朝(公元1206-1368)距吴越争霸(公元前494年),最少已经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了,元朝人徐天佑怎么能证明赵晔所写的民间传说,都是一千七百年前的史实呢?他之所以说“晔又山阴人”、“时去古未甚远”,无非是想证明《吴越春秋》所写的诸如“西施爱情”的许多传说,都是真实的历史。但是,680年前的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民间传说,谁敢肯定说赵晔所写的这些传说,都是真实的历史呢?如果是历史真实,为什么680年前的春秋历史学家左丘明在《国语·越语》中不记载呢?为什么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不记载呢?司马迁写《史记》时,距吴越争霸结束(公元前471年),时间只相差三百年左右。司马迁之所以没有记载越国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之事,这只能说明司马迁写《史记》时,还没有西施与夫差、范蠡的爱情传说。“西施爱情”文学,应当是从东汉后开始的,是东汉末年赵晔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越绝书》没有作者姓名,近代学者考证,认为也是东汉时期非一人所写的民间传说、稗官野史,内容与《吴越春秋》大致相同)首先杜撰了西施与夫差、西施与范蠡的故事之后才开始的。赵晔与《越绝书》的作者,是“西施文学”的始作俑者。

#p#分页标题#e#

民间传说不是历史,没有可信度。举两个最负盛名的民间传说为例:一个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正史无有片言只字记载,此故事是根据“杞梁妻”的故事,经过许多文人几百年的演绎改编所成,纯属“民间传说”,而不是历史事实;有的人还以孟姜女哭长城当作史料,来攻击秦始皇,实在是无知呀!孟姜女之事,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已详细讲解过,不再赘述。另一个是《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四大美女”之一的东汉后期的“貂蝉”,查《后汉书·董卓传》、《后汉书·吕布传》、《后汉书·王允传》的记载,史无此人,连“貂蝉”这个名字都没有,根本没有王允巧使连环计的片言只字,“貂蝉”是罗贯中虚构的一个小说人物形象。

在中国,还有许多影响巨大的民间传说,诸如:关羽华容道义放曹操,诸葛亮空城计,赵匡义用竹签刺死其兄赵匡胤而篡位(烛影斧声),狸猫换太子,朱元璋火焚庆功楼,慈禧毒死东宫慈安皇太后。这些民间传说在小说戏剧中,一再反复述写、上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深入人心,其影响甚至远超“西施文学”。但是,上述民间传说,在任何正史中均无有片言只语记载,谁能说它们是真实的历史呢?

六、“西施之沉”之谜

“西施之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影响最大的一个民间传说是:

西施是被吴国人沉入太湖淹死的。吴国灭亡后,吴人痛恨西施是“美女间谍”,她迷乱夫差、害死忠臣伍子胥,致使吴国灭亡,所以吴亡后,吴人将西施装入一个皮口袋中,沉入太湖淹死。这是最“权威”、也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但此说在各种正史中均无记载,甚至连野史也没有记载。根据上文几个部分的考证,西施压根就没去过吴国,也不是夫差的妃子,更不是进谗言害死伍子胥的“美女间谍”。所以,此说纯属杜撰的故事。晚唐诗人罗隐《西施》诗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更何况西施根本就没有去过吴国呢?

那么,西施究竟应该是什么时代人呢?既然在左丘明的《国语·越语》、司马迁的《史记》中都不见西施之名,而在战国早期墨翟、孟子的文章中却都有西施的名字和文字记载,那么就可以推断:西施应该是春秋末期最后几年或战国早期的前几年出生的。吴越争霸时,西施要么只有几岁,要么还没有出生呢。

但是,西施为什么会被沉湖淹死呢?《墨子·亲士篇》“西施之沈,其美也”,只是说因为西施长得太美丽,美得异常而被沉湖淹死,并没有说是因为别的缘故。与“比干之殪,其伉也”(只是因为伉直强谏被剖心而死)、“孟贲之杀,其勇也”(只是因为其是勇士,秦武王死而杀之,令殉葬以便让其在阴间保卫自己。秦武王,又叫秦武公,秦武王元年是周桓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697年,秦武王在位二十年,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5年死。“葬雍,初以人从死。”[《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二》]“初以人从死”的记载可以佐证《墨子·亲士篇》的记载“孟贲之杀,其勇也”是真实的历史。)、“吴起之裂,其事也”(只是因为吴起功劳太高,得罪于楚之宗族贵戚。楚悼王死,贵戚作乱,被车裂而死。楚悼王元年是周安王元年,即公元前606年。楚悼王在位二十一年,周安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85年死。悼王死,贵戚作乱,乱箭射死吴起,并中悼王尸。太子即位,即楚肃王,诛灭作乱贵戚七十余家[见《史记·吴起列传》])”相类比推理:“西施之沉”也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西施长得太美,美得艳冠各诸侯国。至于为什么长得太美丽就被沉湖淹死,因为史书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墨翟的这四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达到极点、顶峰;如果硬是要达到极点、顶峰,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女人因长像太美而招致杀身之祸者,有殷纣王爱妃妲己、陈后主宠妃张丽华、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等(这三个美女之死,除了因为“美”之外,都犯有淫王乱国或亡国重罪)。只可惜墨翟没有详细记载,孟子也没有详细记载,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这篇关于西施的史论,本人阅读、查找了许多正史记载,并参阅了一些稗官野史和文学作品,考证年余,数易其稿,乃成此文。个人认为足以考证西施其人的真实面貌。如有历史学家或读者有确凿的正史史料记载,证明“西施爱情”就是真正的历史事实,请您斧正。谢谢。

后记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一书,始写于2010年,完稿于2015年。本人详细阅读了《国语·越语》、《史记》、《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等诸多正史,又阅读了《吴越春秋》、《汉宫秋》、《三国演义》、《长恨歌》等一些稗官野史、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严密考证,仔细甄别,去伪存真,多次增删,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历时五年,始成此书。其目的是为了纠正国人对四大美女的一些错误认识,还原四大美女的历史真像,让国人从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学作品所虚构的故事的角度,去了解四大美女的真实面目。

本人在写作此书时,在个别章节,参考采用了北京大学已故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的有关观点和史料(书中均已注明)。在此,一并向上述专家学者致以深深的谢忱。

本人一九六七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职称副高,现年七十三岁,终身从事教学工作。由于年事已高,加之学识水平有限,所以此书可能会有纰漏。欢迎历史学家和广大读者斧正。谢谢。

二〇一六年二月 于郑州

声明:此书只在河南大河网发表,不收取任何稿费,也不会另行出版单行本(书),目的只是为了把本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奉献于读者。如果有人冒用本人名义盗版出书售卖,将追究盗版者的法律责任。

(原标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西施: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3号排行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西施:伍子胥是西施害死的吗?

喜欢 (0) or 分享 (0)